課程概述
課程活動主要以後美Hosailay為設計主軸,並結合學校環境、校本教學特色,授予構造與結構構面之主題式美感創意課程學習活動,二年級學生2班實施—後美Hosailay構造與結構美感構面—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12堂課之學習,每班每次上課時間為2堂課連堂。課程活動之實施以構造與結構美感之觀察與描述2堂課、構造與結構美感案例欣賞2堂課、構造與結構美感分析與試驗2堂課及實作演練及反思分享6堂課共12堂課為主。
美感預期成果
- 透過基本觀念學習,學生能了解何謂構造與結構美感。
- 學生能以實作試驗不同構造與結構之差異。
- 學生具欣賞現代生活中符合構造與結構美感的案例及分析能力。
- 學生能完成後美Hosailay構造美感構面—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並作美感判讀分析。
- 透過學習美感體驗,並具美感反思能力及延伸落實於生活當中。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藉由教學簡報習得構造及結構之概念,也更留意生活中所見之構造及結構的設計產物,能加以分析描述,並從案例分享中獲得生活美感經驗。
- 從構造及結構觀念引導以及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課程授課後,學生對校園環境中之建築及特色場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亦多了一份認同感。
- 學生對於可以親自設計校園環境建築及特色場域之立體書感到非常開心,也充滿成就感,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學生仔細觀察、細心描繪以及用心設計的歷程,成品讓學生感到滿意之外,也讓老師充滿感動。對學生而言,是一次有趣的美感課程體驗。
- 因課程節數屬於精緻型授課,並無法引導學生做更複雜結構的立體書設計,但多數學生表達自己有機會會想要學習與挑戰,因此也考慮利用未來課程再加以指導困難結構部分,與學生一同挑戰,並設計出屬於學校本位的立體書專書為目標。
課程規劃
-
01後美Hosailay—構造與結構觀察與描述
透過描述表達日常所見之構造與結構說明,建立學生構造與結構構面分析的基本能力。
-
02後美Hosailay—構造與結構案例欣賞
以教學簡報講解現代生活中符合構造美感的案例,並讓學生以構造與結構的概念進行校園特色的構造美感判讀分析。
-
03後美Hosailay—構造與結構分析與試驗
透過生活中能取得的物品讓學生做構造與結構構面之判讀分析。另讓學生以構造與結構美感實作小試驗,增強其美感經驗。
-
04後美Hosailay—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
學生延續前六堂課所設計之構造與結構¬美感課程觀念與試探,選擇學校特色場域或建築,設計成立體書,並結合LED感應模組,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
(學生分組選擇校園環境特色場域或建築,透過老師教學引導製作立體書結構)。 -
05後美Hosailay—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及反思分享
學生延續以選擇學校特色場域或建築,設計成立體書,並結合LED感應模組,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
(將完成之立體書創作與LED感應模組結合組裝,完成各組獨創「躍然紙上@後高立體書」創作,並發表。)
以上課程均為連堂授課,共12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