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忠孝我最美麗的鄉愁

核心概念
  • 從畫面與框之間的搭配中,了解主次關係。
  • 認識畫面的取捨、主次關係與比例的變化。
美感知能
  • 將所見的畫面轉化成幾何圖形的構成。
  • 能將適宜的比例觀念運用在攝影作品之中。

課程概說

九年級學生即將離開校園,藉由校園建築環境的取景,將中平的景象記錄下來。且以黑白的攝影角度觀察校園建築去除色彩的因素,觀察攝影畫面的比例不同,找到合宜的比例畫面。另外也提醒學生以不同觀看的角度攝影,來增加畫面的趣味性。將選定的將攝影作品幾何造型化,藉由這樣的過程帶學生認識秩序、比例、構成的美感要素。提供學生黑灰白 5 種灰階的美術紙,將所簡化的圖案拼貼出來,將其印象中的中平校園風景轉化為幾何圖形,放置於所選定的比例畫框之中。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從生活、物件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請列舉一至三點)
  1. 從校園環境中,在攝影作品當中觀察畫面不同比例的構成。
  2. 運用仰角或俯視的角度記錄校園建築。
  • 美感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設計工具或技法,請列舉一至三點)
  1. 將所見的畫面轉化成幾何圖形的構成。
  2. 能將適宜的比例觀念運用在攝影作品之中。
  • 美感概念(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的藝術、美學或設計概念,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認識畫面的取捨、主次關係與比例的變化。
  2. 從畫面與框之間的搭配中,了解主次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人物攝影非常的熟捻,但對於建築物的拍攝,卻顯得非常沒有章法。很容易在畫面中,看不到任何重點,是以引導的作品需要更多,如果時間允許,需要進行 2 次的校園外拍,讓學生可以在第二次的攝影課堂中,直接調整和同學或老師討論。在九年級下學期進行這樣一個課程,可以很自然地引導學生想起第一天踏進校園和之後再校園生活的點滴,也可以做成一本個人的校園回憶錄,應該也很有趣。

 

課程規劃
  • 01
    攝影構圖與角度

    1.攝影構圖說明(九宮格)
    2.攝影角度不同,所產生不同的感受
    3.攝影畫面的比例 3:4、9:16、1:1 和全景的差別
    4.拍攝建築主題滿版與留白(天空)

  • 02
    校園攝影踏查

    1.嘗試各種攝影視角觀察校園建築,並且拍照記錄
    2.同一場景需要有 3 種角度(平視、仰視、俯視的拍攝)
    3.同一場景切換不同比例的視窗拍攝

  • 03
    將照片轉化成幾何構成

    1.將拍攝的相片與同學討論,分享場景與比例和角度之間的關係
    2.挑出合宜的相片,運用不同比例的相框,思考如何使建築更加凸顯
    3.學生思考畫面構成的主次關係、畫面的精簡化和美感

  • 04
    設計「框」的構成變化

    1.繼續上週課程,試著運用秩序、反覆、漸變等優化作品畫面

  • 05
    思考「框」構成作品畫面中不同比例的變化

    1.學生在作品上試著運用文字造型優化相框
    2.調整物件的比例大小與位置

  • 06
    完成「框」的構成

    1.分享創作的過程
    2.欣賞同學的作品

黃秉儀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教師

任教於 新北市立中平國中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