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千社札

核心概念
  • 廣告字體的設計原理結合桃園地區的日治時期廣告、千社札認識。
美感知能
  • 美的形式原理
  • 廣告字體的設計原理
  • 圖像學

課程概說

從勘亭流的字體典故中發現廣告行銷的理念,發現它的設計性。字體被應用在千社札中隨著朝聖者的旅行,穿梭今昔。它們被貼在廟樑上。台灣因為曾經是日本的殖民地,也存在著這種文化特徵與遺存。重新審視繪馬的使用、千社札的作法與廟堂的祝福之間的關係。設計一款以自己姓名加族徽的千社札,如刻印的方式製作之,大家一起複刻朝聖者的祈福旅行。滿滿的祝福,商標的形象、商家的口碑等等,如何在一方千社札中展現,就是這課程的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浮世繪在台灣的活用
  2. 千社札的實際用法
  3. 廣告字體的特徵。
  • 美感技術
  1. 雕刻。
  2. 版畫。
  • 美感概念
  1. 設計思考。
  2. 圖像學。
  3. 美的形式原理。
  4. 廣告字體的設計原理。
  • 其他美感目標
  1. 桃園地區的日治遺存。
  2. 日治時期的桃園廣告實例。

教師課後省思

美感設計的議題,若更回到教學的本身,若更加上情境的設計、若更加上美術史的典故,而不是純粹為了實驗而實驗,是不是更不會浪費僅有不多的美術課時間而且更讓學生明白美術課的本位呢?繼續努力。

課程規劃
  • 01
    認識浮世繪與千社札

    表現浮世繪與廣告世界

  • 02
    認識字體與手撰字體,從新細明體到勘亭流

    探索字體的衍變史在文明發展過程中的因果關係,為賞析作品提供理性的要領。

  • 03
    走讀桃園的日治廟堂桃園神社

    1走讀親眼見見在桃園可見的千社札實例,並分析其心理朝聖路線的意義。明白千社的概念。
    2重機族的打卡貼紙出現的模式,分析之。打卡貼紙的設計性與其原理。
    3千社札在日本,即使是朝聖,許多寺廟也已經禁止張貼。思考打卡貼紙的管理作法。

  • 04
    設計勘亭流風之陽刻千社札

    設計字體並轉印在橡皮上,再翻刻。

  • 05
    雕刻千社札(橡皮章材質)

    示範成功的雕刻技巧,學生仿效之。

  • 06
    千社札完工

    用黑墨印成貼紙,可上色。一起貼在美術教室的天花板上。(天花板為輕鋼架,千社札蓋在等大貼紙上,再轉貼在符合輕鋼架規格的塑楞板上。貼好貼滿後,整片塑楞板崁入輕鋼架上。)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