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圖樣設計與色彩

核心概念
  • 理解傳統圖紋設計源於生活日常。
  • 認識排灣族的文化特色以及荷蘭藝術家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創作。
  • 運用連續圖紋及色彩配色做視覺平面設計。
美感知能
  • 美工刀與雕刻刀的使用。
  • 陰刻與陽刻的辨別運用。
  • 壓克力顏料的使用方式。
  • 理解四方及二方圖紋排版概念。

課程概說

以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及分布帶入課程,介紹台灣各族不同文化下設計出的傳統圖紋,講解傳統圖紋的設計靈感源自生活何處,並以排灣族文化特色舉例如何蒐集資料,讓學生撰寫學習單,以學生自身族群認同來蒐集該族群傳統文化及圖紋資料設計新圖紋,並將圖紋轉印到板材上雕刻出來。帶入四方連續圖紋與二方連續圖紋排版設計,讓學生運用已有的色彩學概念自行配色設計版面,以自己雕刻出的圖紋章於帆布提袋上,將連續圖紋排版來設計自己的提袋。

美感預期成果

  1. 經歷課程後學生更能認同自身群族文化。
  2. 運用這些資料來設計出符合該族群文化的新圖紋 ,激盪學生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3. 透過觀察生活周遭的四方連續與二方連續圖紋設計,體會環境美、生活美,並運用四方與二方連續圖紋排版設計讓學生認知排版與色彩帶來的美感體驗。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族群認同感薄弱,導致課程一開始的資料搜尋花了較多時間說明舉例,最後利用網路與訪問耆老的方式來建立學生的群群文化觀點。
  2. 課程時間較為緊湊,在設計及雕刻圖紋時較困難在有限時間內操作完成。未來若能規劃,會再調整課程操作堂數,讓時間較為充裕,以利學生創作。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自身文化特色並觀察傳統圖紋設計

    以排灣族傳統文化特色舉例,並說明傳統圖紋設計理念出處與用意。讓學生利用網路及詢問長輩蒐集自身文化特色資料。

  • 02
    以傳統文化特色設計創新圖紋

    利用蒐集到的文字、圖像資料設計新的圖紋。

  • 03
    雕刻與陰陽刻的認知及雕刻實作技巧。

    講解雕刻工具材料與方式。

  • 04
    雕刻工具運用及雕刻作品驗證。

    觀察學生雕刻實作並給予指導。

  • 05
    連續圖紋排版設計及負空間的認知。

    講解連續圖紋的排版方式與生活應用及藝術家作品。

  • 06
    連續圖紋排版設計及壓克力顏料使用方式。

    壓克力顏料的使用方式並運用壓克力將雕刻好的圖紋結合設計好的排版印製到帆布提袋上。

廖婕雅
國立花蓮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教師

任教於國立花蓮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