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磚情於你—花磚帆布袋

核心概念
  • 觀察圖案中的幾何規律
  • 利用孔版的技術印出美麗的花紋
  • 圖像的分析和設計
美感知能
  • 觀察花磚的對稱軸,利用剪紙剪出圖樣
  • 用筆刀割出鏤空造型
  • 孔版概念

課程概述

透過生活周遭出現的包裝設計,認識生活中的重複圖案,從傳統花磚到現在的設計紋樣在生活中如何被運用與結合。
從便利超商飲料包裝到文具用品的圖像包裝開始看生活周遭的重複紋樣。
體驗花磚的設計與象徵意義,了解圖飾與文化的關聯性。透過學習活動展現對生活周遭的美感發現和環境的議題關懷。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的創作過程比我想像中的有創意,他們會運用紙膠帶做出造型的範圍與底色,重疊、拼接、隔離、變化的方式讓我大吃一驚,因為原先的指令只是使用紙膠帶框出花磚的範圍製作底色的基準線,沒想到學生從這裡開始就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了,這讓我很開心。
如果從此刻開始的雛型已經發酵哪後續整組的同學都會學習到這個經驗,創意就在此刻發生,接下來都是自然而然地完成。只有發生有技術上的困難時會需要老師幫助。剩下的時間都是學生拓自由發揮的時間。整個流程是一個很有趣的發散型思維,整個思考的方式其實是一種創意發想的引導性思考。
我們在一個很簡單的花磚主題下解構花磚的基礎造型,透過老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靈感,讓他們了解其實只要抓住基本的美感核心,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這種方式可以減少不會手繪圖案的學生挫敗感還可以加強他們美感的設計和創造。

教師課後省思

  1. 課程實施前其實就有測試過,只是這次購買時增加袋子的顏色,導致訂購流程複雜且深色袋子無法使用稀釋過的壓克力顏料上色,造成上色時顏料控制不是很完善,有補買顏料的狀況發生,但是學生的成本大致上都有完成而且效果良好,上色的步驟根據不同學生的經驗會有不同的效果。有些人喜歡厚塗,有些人喜歡輕刷,甚至有些學生使用噴點的效果。建議第一次操作的老師可以都買白色或米色單一尺寸統一訂購比較方便操作。學生選袋子顏色也花了不久時間。
  2. 這次發先很多同學用型版印製滿版的效果,讓我有些意外,也有可能他們認為花磚就是有重複延續的特質讓他們很自然地做出這樣的果。由於這次選擇的袋子的顏色帶著傳統古典的色調,讓他們印出來的袋子帶著復古的時代感,有著傳統與創新的結合,讓他們發現在台灣老時代鐵窗花、老花磚的造型上轉變出與先前不同風華與樣貌。創造出年輕人獨有的風格。
課程規劃
  • 01
    發現台灣日常中的圖像表現

    請同學收集身邊日常生活的圖像,用手機拍照收集後填入空白的學習單內,標註自己的地點,注意選取的圖像不要是卡通圖案或是複雜的人像或動物,請收集偏向幾何或花草類的圖案,之後有利於同學做圖像的分析和設計。

  • 02
    花式構成

    讓我們選擇一個最小單位的圖像來重新設計,第一步只需要學會找出對稱軸。第二步旋轉圖像。第三步鏡像翻轉。第四步二方連續後至四方連續。

  • 03
    花式剪紙

    在學習單上畫出對稱軸,會找出一個米字型的分割線這種分割線是基本組成花磚的基本形式,這個分割法也在四方連續的造型運用上出現,請學生依照米字形的折現摺成三角形,進行剪紙創作。

  • 04
    花磚片片

    剪好的花磚用奇異筆描繪到透明片上,使用紙膠帶固定並開始描繪,描繪完成後把紙型貼回去學習單上,完成初階的設計稿。確認圖形完整後使用筆刀開始雕刻。筆刀可以斜45角滑入透明片的方向可以使刀片更容易切割。讓學生習慣筆刀的握法。

  • 05
    花磚片片—完成透明片雕刻

    完成後開始測試印刷,先試印在圖畫紙上,確認顏色形狀否是你喜歡的,使用海綿棒工具上色。

  • 06
    磚美於前—印製帆布袋

    印製前在帆布袋內放入厚紙板,以防顏料滲透到內袋。
    用紙膠帶固定四邊,擺放的位置可以是稜形或正方形,將顏料在梅花盤上進行調色,確認好所需顏色後開始蓋印。如果上色前需要一個底色,可事前先用紙膠帶貼出正方形的範圍,上完後晾乾後在上的二層花磚圖案。

  • 07
    生活與美感「袋」著走!

    最後完成的帆布袋也請同學回到發現它的場域進行美感紀錄,讓學生知道生活當中的美隨處可見,讓學生感知生活與美感是真的袋著走的能力!

    *以上均為連堂2節授課。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