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針對七年級新生對環境觀察能力的提升,配合英、數兩領域的學習階段。對英文字母的學習加強以及數學領域的基礎幾何理解,並藉由主題的設定使其能聚焦觀察方向進行符合條件下的造型分析操作。課程操作第一階段配合數學幾何認識,將所有形狀引導學生歸納為三角形或圓形及點線面的構成概念以聚斂生活造型,之後再以【▲■●學習單】引導發想生活中相仿的基本造型。其次,將英文字母以▲■●的圖形概念化繪製,延續並提升上一階段的造型複雜度創意發想相似的造型,從造型上重新理解字母而非原有的文字認知基礎以翻轉觀察視角使多元化。最後,藉由在校園拍照將字母造型的理解應用到環境中的自然及人工構造物,並以Photogrid將照片拼湊成完整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 透過聚焦主題性的觀察方式有效促進新生對校園環境內涵之熟悉。
- 學習以具意義化圖像認知方式重新觀察環境,透過重新詮釋能產生移情審美效益。
- 結合數學課本能讓學生從圖像學習的角度重新看待幾何而非是生硬的數學認知途徑。
- 透過兩階段的英文字母造型聯想觀察尋找能有效對英文學習遲緩學生產生增強作用。
教師課後省思
- 七年級的數學探討幾何很適合搭配視覺美感的環境察覺課程,能建立跨領域的學習成效同時減低因數學學科壓力產生的學習挫折。
- 原預期第二階段作業創意發想成效佳的同學應該在第三階段校園拍照也能有同樣表現,但實際操作後卻發現並沒有正相關反而還有負相關的情形產生,部分擅長於美術繪圖的學生過於靜態學習在環境中尋找積極度較低,相對在繪製過程有障礙的學生卻擅長於尋找隱藏在環境中的造型,這也代表學習觀察以及生活經驗聯想的創意發想有可能是不同學習基礎,動靜態的個人學習模式差異是主要的變因,因此也讓本人在之後的教學過程中會更並重二者的差異學習。
- 國中階段仍有部分學生較遲緩的學生對於英文字母尚無法完全熟稔,但現實環境中如車牌或身分證字號都與英文字母有關,但是在外拍過程中學生為了尋找應對的造型會再次對造型結構產生認知或是拆解形狀使強化記憶,因此也許之後可以使用該方式嘗試與資源班或特教班結合進行字母的認知學習。
課程規劃
-
01結合數學領域認識幾何的特性及基礎造型分析歸納
從數學課本中學習對稱、直線、曲線等幾何特性。
引導學生探討並分析▲■●造型特色。
引導學生觀察並尋找具備▲■●造型之環境物件。 -
02能以▲■●造型為基礎觀察並繪製物件
以【▲■●學習單】中三種共18個基礎圖形發想,並首先引導學生以生活中最常見的●造型做開端。
-
03能以造型角度重新認識英文字母
將英文重新以▲■●造型歸類及練習解構。
-
04能以構成方式進行英文字母的造型創意聯想圖樣繪製
以印製有字母的學習單引導學生創作,並強調可以不同視角重新解構字母形狀,從常見的C及O為開端。
-
05能以英文字母造型為聚焦以察覺環境物件的造型特色
先以手機拍下建築結構中常見的矩形結構為觀察起點。
-
06能操作Photogrid 將相片拼湊出新作品並上台分享
Photogrid的操作練習及作品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