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手機攝影已是學生日常生活常見的活動,但是對於畫面的構圖配置不見得具有美感,希望藉由「構成」的美感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在攝影時的構成能力,對於國三生活的最後一年,透過手機攝影去重新觀察這個已經生活兩年的校園,重新發現校園的美。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數位排版教學,讓學生靈活運用攝影作品及文字進行畫面的排版構成,提升美感的覺察力以及紀錄美感的能力,提升生活的美感力。
教師課後省思
攝影教學結合軟體操作頗符合現下的學生生活常態,各種不同的攝影角度透過練習都蠻能達成一開始設定的目標,反思整個課程或許軟體的教學要在攝影之前就完成會比較好,因為需要花蠻多捷克讓學生進行操作練習。這次的教案設計無法在6節課內完成,因為要教的細節太多,需要再重新篩檢。
課程規劃
-
01認識攝影基本概念
底片機及數位相機的基礎概念教學,了解光源變化搭配臉部表情所呈現的效果,讓學生了解棚拍的光影變化及調整方式,嘗試以平板在教室內運用燈座拍攝不同光源的臉部變化。
-
02戶外攝影理論教學
教學戶外攝影的變化因素,拍攝的角度變化及呈現方式,欣賞網路上不同的攝影作品呈現的效果及拍攝的方式分析,讓學生欣賞學長姐及網路上不同的個人照及團體照作品。
-
03戶外攝影實作kit1─校園團體照體驗
選擇不同的角度進行個人照及團體照的拍攝,體驗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中拍攝出不同氛圍及角度的照片。
-
04Canva教學─個人頁排版
運用Canva教學,讓學生創作個人頁面,學習圖片及文字在A4尺寸中的排版畫面構成,體驗畫面構成的美感。
-
05戶外攝影實作kit2─拍立得作品
用拍立得的照片呈現出不同於數位攝影的拍攝手法及成效,讓學生體驗數位相機與機械式相機的差異,獲得不同於數位相機的成效。
-
06祈福卡─拍立得的圖文構成
將拍攝的兩張拍立得中挑選一張進行2024年的祈福卡製作,體驗手作與數位排版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