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課程「異模藝樣─我們的色彩交換日記」共分成四個單元,分別是「初識」、「交際」、「日記」與「交換日記」。在「初識」單元是從顏色與異國文化的印象出發,了解顏色、文字與語言的關係,比較文字轉換顏色與顏色轉換成文字的變化;在「交際」單元讓學生認識不同的東南亞文化為主題,畫下對於他人文化的印象與色彩,文化印象分成人文與自然面向去進行思考,學生透過查資料了解對方文化,再透過當地人介紹自身的文化與色彩,讓文化彼此交流;在「日記」部分以單人創作為主,先閱讀安妮新聞理解不同文化的節日,並以月曆為主題,安排學生不同的月份思考圖像與顏色的搭配,製作專屬的色貼紙,創作出具特色的文化月曆;最後的「交換日記」部分是共同創作,將相同月份或合適配色倆倆拼在一起,完成異國文化月曆,互相交流作品與文化特色,找到彼此的相同點與相異點。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思考自身文化的特質,找出其代表色彩。
- 學生能發現異國文化的特質,找出其代表色彩。
- 學生能了解文化中的色彩、文字和語言的關係。
- 學生能設計具文化色彩與構成美感的月曆作品。
- 學生能彼此交流與分享不同文化的特質與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的思考方向直接
學生思考顏色時,多數會以常見的人事物等具體可觀察物件開始,在描繪月份的構圖時,也以具體圖案為主,很少人會將圖像抽象化,可見學生的思考是很直接的,然而經過教師引導後,學生會開始注意到圖形的特色,進而變化、取捨和簡化,讓作品不再是圖案的再現而是創作具點線面美感的構成。 - 學生選擇上具個人喜好
學生在選擇適合月份的顏色時,多數人容易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而非思考適合的顏色,也因此顏色與月份的聯想並非是貼合的,甚至會有一邊調色一邊想下一個顏色,到最後發現有不適合的顏色出現,故在過程中教師需要一直引導學生月份與顏色之間的搭配,會一直丟問題問學生這個月份給你的感覺是?如何用的顏色去表現這個感覺? - 顏色調配的課程能更清楚
在學生調色前教師有先說明色彩調配的基本概念,然而在實際操作上學生常常會不知顏料的比例,亦或者想要微調顏色,例:已經用紅加白調出粉紅色,但不知該加入甚麼顏色才能調出想要的乾燥玫瑰色。
根據這次的教學經驗,往後教師在調色教學前,除了色相的變化外,會加入更多彩度與明度變化的示範或實作課程,讓學生能清楚知道顏色變化。
-
01初識:顏色的認識─色彩聯想
1. 學生透過紅、橙、黃、綠、藍、紫、黑和白八種顏色去聯想,並將聯想物利用色筆畫在貼紙上,再整理每位學生的貼紙,分別貼在標註不同顏色的大張紙上,師生一同討論色彩。
2. 學生利用中文與英文的搭配,了解文字與圖的關聯。 -
02初識:顏色的認識─顏色與文字
1. 給予學生代表顏色的中文字,例如:赤、茜、皂、黛等,讓學生去想想分別是甚麼顏色?(文字→顏色)
2. 教師講解顏色的命名以動物、植物、礦物、人造物等幾種分類去命名。
3. 學生分組,教師給予每組3張色卡思考此色卡能想到甚麼?並試著將色卡進行命名。(顏色→文字) -
03交際:心中對方的家鄉顏色
教師給予任務,讓學生去思考對於東南亞國家的印象,印象分別以「人文」與「自然」兩個面向出發,「人文」部分包含服裝、建築、飲食、民俗技藝等;「自然」部分則包含動物、植物、景色等,並將其印象畫出來。
-
04交際:認識對方的家鄉顏色
透過上週的課程,讓學生對於異國的文化有初步印象,在這週課程安排學生透過手機去收集對方文化,一樣以「人文」與「自然」兩個面向為題,並透過Art Palette去分析其色票,找出代表其文化的5種顏色。
-
05交際:介紹自己家鄉的顏色
1. 外師分享自己國家的色彩,以「人文」與「自然」去分類說明,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
2. 連續三週的課程,分別代表文化中:印象的、資料的與真實的。 -
06日記:月曆構思─月份與圖像
1. 給予安妮新聞讓學生閱讀,讓學生知道相同的日子在不同國家卻有不同習俗文化,每一天都可以代表某個紀念日。
2. 每位學生安排一個月份,思考其月份的印象(節日、慶典、習俗等),並以空白月曆單讓學生填寫與繪製。 -
07日記:月曆構思─認識月份與色彩
1. 根據上週所整理的月曆內容,進而去思考五種色彩能與之呼應,例如:一月能聯想到新年,新年能想到紅包、春聯,進而想到紅色,然而不同文化對於新年會有不同的意象,也會有不同的色彩表現。
2. 利用壓克力顏料在10*10公分的透明卡典西德上調出上週所規劃的月份代表顏色,製作貼紙。 -
08日記:月曆製作─比較色彩的和諧與衝突
1. 繼續上週的課程,完成五張代表色的貼紙。
2. 學生為這五個顏色命名,並比較色與色之間的關係(和諧?衝突?)。 -
09日記:月曆製作─點線面與色彩比例之間的搭配
1. 給予每位學生直徑20公分的半圓形的卡紙作為底,讓學生將心智圖月份的意象整理,教師引導學生在構圖上以點線面搭配美的形式的方向去進行草稿。
2. 教師說明色彩分主色、輔色與強調色的比例關係,學生需思考如何安排五種代表色的比例與位置,形成具美感的構圖。 -
10日記:月曆製作─造型轉化
以剪貼五張自製卡點西德貼紙的方式,將手繪的草稿轉化成拼貼,表現在半圓形的卡紙上,製作月份的形象畫。
-
11日記:月曆製作─畫面構成
繼續上週作業,完成拼貼,並可以利用油性筆在上面描繪,除了增添畫面趣味性,也讓構圖具有線條的美感,最後完成集結點線面與色彩搭配的文化月曆。
-
12交換日記:異國文化月曆共創與交換
1. 每位學生都會完成半個圓形造型的文化月曆,這半圓形是拼圖。
2. 在拼圖過程中,可以思考選擇的另一半圓與自己的搭配是否得宜?因為都是半圓形可以有多種的搭配,可進行和諧與衝突關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