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美食饗宴⼤製作

核心概念
  • 食材的⾊彩學與⼝感食慾、內在感受的連結
  • 質感搭配在⼝感、視覺上的變化
  • 運⽤構成⽅法找到物件擺放的最佳效果,營造情境氛圍
美感知能
  • 使⽤不同材質的食器裝盤
  • 運⽤⾊彩來增加⼝感的美好搭配
  • 美感構成的⽅式進⾏合宜美好的擺盤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以美感構⾯中的⾊彩、質感與構成擺盤為主要學習內容。先關注食材本⾝所具有的⾊彩、質感特性,引導學⽣認識⽣活中的美感元素,思考⽇常環境中的⾊彩搭配是否具有美感?分析甜點可⼝的⾊彩秘訣,對照⾊票嘗試描繪出類似⾊調,並藉由擺盤的操作練習進⼀步了解美感的構成⽅法。在操作擺盤中,引導學⽣:平衡、對稱、主從、比例、層次、對比,等構成。課程規劃六節課,分別以蔬果食材⾊彩搭配、器具質感的搭配、擺盤構成⽅法進⾏。課程以分組操作及討論的⽅式進⾏,分別須為⾃⼰組別所討論出的內容、⽅式訂出主題並結合家政課所完成的餐點進⾏擺盤作業,希望學⽣從擺盤實作的過程中融合對食物⾊彩的認識,配合器具質感將美帶入餐桌。

美感預期成果

本課程學習內容完成後預期學⽣能在⽣活中體驗到原來美就在⾝邊,並且能從操作中體驗美感,認識美感構成的⽅法。

教師課後省思

擺盤的藝術拆解後其實蠻複雜,融合食材與餐桌的⾊彩、質感、位置構成互相搭配,在進⾏時⼀直很擔⼼學⽣是否真能融會貫通?課程是否會太跳?實際在進⾏課程時,因為"食物"對學⽣的吸引⼒很⾼,所以都能投入其中,於此需要向家政老師配合,將製作好的食材⽤來作擺盤的成品。擺盤的素材若都由學⽣攜帶,發現有點困難,因為⼤多數學⽣的家中餐盤材質都很單⼀,且不具統⼀美感,學⽣也常忘記攜帶⽽無法進⾏作業,最後只好由校⽅這邊準備!

課程規劃
  • 01
    觀⾊找美味

    觀察食材配⾊的應⽤與變化:
    1. 以PTT 圖例引導學⽣觀察顏⾊與食材的新鮮度、⼝感的關係。
    2. ⾊彩的感覺:請學⽣說說看紅⾊、黃⾊與綠⾊,或是其他顏⾊的⼝感。吃起來為何?怎樣的顏⾊搭配會覺得不太好吃?。
    3. 請學⽣分享⼀道美食並說明其配⾊。

  • 02
    ⾊彩普渡⾊相環

    探索食物包裝與⾊彩的關係:
    1. 以PTT 引導學⽣了解⾊彩⼼理學。
    2. 請學⽣試試看,將⼿邊的食物擺入⾊相環的光譜中。
    3. 請學⽣分享所觀察到的食物包裝與⾊彩的關係。

  • 03
    解鎖⾊彩密碼

    彩繪甜點⾊調:
    1. 以PTT展⽰美味甜點照片,並請學⽣分析其⾊調運⽤。
    2. 請學⽣試試看以⽔彩畫出甜點圖展現的⾊調。
    3. 作品展⽰與說明。

  • 04
    盤盤碟蝶有道理

    利⽤不同裝盛器具的挑選進⾏質感的搭配:
    1. 以PTT 引導學⽣觀察各種食材和器具的質感對食物的⼝感會有麼不⼀樣?
    2. 請學⽣試試看:選擇⼀⾄兩樣糕點,各放入陶盤、塑料盤、瓷盤、鐵盤 玻璃,調整最好的搭配⽅式。
    3.請學⽣說說看為什麼要這樣放?它的優點是什麼?

  • 05
    美味新布局

    以⼿繪模擬擺盤布局:
    1. 構思與布局:為使學⽣在擺盤前有具體的構思,請學⽣在學習單上⾃⾏描繪擺盤草圖,預先模擬主菜與配菜的位置;⼤略描繪主菜與配菜擺放輪廓之後,接著再畫出情境佈置。
    2. 主體位置的決定:這個階段的學習重點放在主體的決定位置以及其他配⾓的相對關係,並塑造⽤餐情境。
    3. 主從關係:主菜和配菜的配對方式。

  • 06
    饗食美艷之約

    美食饗宴⼤製作-擺盤的盛宴之旅:
    1.以餐點和蔬果進⾏擺盤,為其擺盤訂定主題並說明原因。
    (一)食材顏⾊:⽩ 、 ⿊、青、 紅、軟、硬......等等。
    (二)⼝感:軟、硬。
    (三)質感:注意與食材搭配的質感對比。
    (四)造形:食材與器具搭配的選擇,例如:圓、⽅。
    (五)構成:可堆疊食材或在周圍⽤醬汁或蔬菜進⾏裝飾。
    (六)餐桌布置:可選⽤花草、蠟燭、雜物在周圍裝飾,並搭配適宜的桌布。
    2. 綜合成果發表與討論:學⽣將所學習的擺盤重點做綜合呈現,以影像紀錄做分組討論與發表。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