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零廢棄 構成—角落遇見美

核心概念
  • 能運用色彩的冷暖 同色、對比排列,呈現色彩視覺同美感
  • 能運用構成組合,讓馬賽克構成擺放呈現不同美感視覺效果
美感知能
  • 能學會分類、歸納與應用方法
  • 能觀察到色彩、質感與構成的美感形式
  • 感知美需用心觀察體會

課程概述

一、 生活在一切追求便利的現代中,鼓勵消費是常態,地球資源不斷的耗竭中。環境資源零廢棄,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成為另類資源是地球資源節能惜物。
二、 工廠燒製馬賽克過程總有瑕疵的物件。學校課桌總有老舊耐用卻放置在角落的物件。將兩者加入美感的構成與色彩改造,能為物件加入什樣美感形式哪?創造出什樣的美哪?創意再生利用的物件,若能放置於社區可用角落成為可利用的座椅,讓可用物延續其生命也是惜物及利人的精神延續。
三、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一起閱讀零廢棄的觀念,找出它的關鍵字,用一周的時間實行零廢棄的生活,體驗零廢棄生活中的樣態。第二部分,從探索校園周遭景物,用攝影紀錄發現美的形式與要素。從中發現構成美的要素,轉化入自己的美感資料庫中。第三部份在不同色彩與形狀的馬賽克堆中,小組能排列組合出不同圖樣並從中說明自己或他人其美感組合要素。第四部份觀看Ememem的街道馬賽克藝術,破落的一角因為有心人加上創意美化,它成為街道的角落藝術的亮點。第五部分小組利用學校老舊桌椅加上NG馬賽克結合構成美感,再生利用創造出新的物件,放在校園、社區讓美延續其使用性愛物惜物,亦是減少環境資源的消耗。

美感預期成果

  1. 課程中包含零廢棄中對環境資源的惜用,減少對地球的浪費。
  2. 透過美感的構成,將色彩、比例與形狀組合,產生不同美的形式。
  3. 透過Ememem的街道藝術,透過不同的眼睛行動,觀看自己的城市思考一下,做事的態度及另一類的利他思維。
  4. 美的學習也是生活質感的提升,美好的生活是一種選擇的問題。

教師課後省思

  1. 第一節先上零廢棄中的惜食,午餐剩飯做飯糰的課程,學生對吃的操作特有感覺,在進入零廢棄嚴肅議題中。零廢棄生活對現在不用做家事的孩子很無感,每餐外食使用的一次性餐具是很便利理所當然的事,用完即丟是垃圾。課程中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垃圾一切理所當然後面我們所沒看見的環境議題,改變生活方式減少一次性的使用,增加它的使用時間需要的再買,相對的就是對環境資源的愛護。
  2. 城市街頭藝術中,藉由法國Ememem街道藝術家,探討馬賽克是藝術還是工匠的工作,他的行動是美化城市還是塗鴉行為,開放自由學生思考。學生有人認為他是藝術家,但在課堂上操作貼馬賽克時,學生有人覺得好累喔!他在做粗工土水。學習單學生的回饋覺得Ememem的工作為城市增加一抹亮麗的光彩是值得讚許。在資料中知道Ememem都會在晚上在街道工作,白天時坑洞就有美麗的馬賽克作品呈現。帶著學生操作時,原本計畫是先清掃坑洞,在填一半高的水泥,之後再貼馬賽克。但實際操作後,發現應該清掃、填泥、貼馬賽克、填泥縫二十分鐘稍乾後,用海綿拭擦馬賽克表面,作品需要一氣呵成完成,這步驟應該必較合乎Ememem在晚上工作的程序。
  3. 關於零廢棄課程讓師生透過課程有進一步對減塑零廢棄中拒絕、減少、重複使用、惜食、堆肥、回收有更清楚的認識。
課程規劃
  • 01
    零廢棄的生活

    1. 小組合作學習。零廢棄,一起來閱讀找出,零廢棄的關鍵字及重點。
    2. 小組分享零廢棄的概念。
    3. 零廢棄的生活-拒絕 減少 重複使用 回收堆肥。

  • 02
    我的零廢棄生活

    1. 我的一週生活零廢棄紀錄(隨手 隨口 不麻煩)。
    2. 使用前後比較分享。

  • 03
    色紙零廢棄拼貼

    1. 兩人一組,各色色紙,裁剪拼貼有設計思考的作業。
    2. 學生的設計中找尋物件構成中美形式關係。

  • 04
    校園生活中的構成

    1.校園圖像中找尋校園中的構成排(隱形格線 對稱 平衡 主從等組合的樣貌)。
    2. 生活中的美感形式。

  • 05
    排一排 發現美

    1. 兩人一組,從一堆不同形狀馬賽克中的排列組合找出不同的美感型態。
    2. 用斜角線、水平線、垂直線與十字線,多重組合排列出構成的美感。

  • 06
    城市街頭藝術

    1. 閱讀,街頭遇到Ememem FlackingStreet街頭藝術思考。
    2. 小組透過閱讀文章報導,討論自己所看到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中,對於美醜、社會觀感、環境等個人的感受。小組學習單書寫。

  • 07
    NG 創意 再生1

    1. 尋找老舊物品透過創意美感的可能。
    2. 走進社區校園找尋可動手做的地點/詢問/接洽/擬定計畫書草稿設計/施工動手做。

  • 08
    NG 創意 再生2

    1. 尋找老舊物品透過創意美感的可能。
    2. 走進社區校園找尋可動手做的地點/詢問/接洽/擬定計畫書草稿設計/施工動手做。

  • 09
    NG 創意 再生3

    1. 尋找老舊物品透過創意美感的可能。
    2. 走進社區校園找尋可動手做的地點/詢問/接洽/擬定計畫書草稿設計/施工動手做。

  • 10
    成果ppt製作1

    1. 施工,拍照記錄,成果以canva製作ppt。
    2. canva的ppt教學。

彭惠娟
嘉義縣立大吉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縣立大吉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