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高職階段的孩子,逐漸脫離青少年的稚氣,在生活與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成長為自己的模樣。在這個即將展翅高飛的年紀,引導學生藉由探索自己姓名的來由,進而理解家長給予孩子的期待與冀望,連結家庭情感與自我意識。在美感實踐的歷程,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造字演變及構成原則,運用毛筆與代針筆展現字體之美,在家人祝福與自我成長中,拆解姓名筆劃後,創作一個能夠代表自己未來的漢字。在課程的過程中,除了理解漢字的構成之美外,期待融入家庭教育及生涯規劃的議題,在最後一堂課中,讓學生畫出自己的家庭樹或生命樹,無論是過程中的思考與創作,都能作為送給自己最棒的成年禮物。
美感預期成果
期待學生能在過程中,理解自己名字的正向意涵,在即將成年之際,重新審視自己的特質與能力,給予自己邁入社會的能量。在過程中,藉由漢字構造及書體的差異,覺察漢字之美,並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黑體字與宋體字的外觀及意象差異,選擇其中一種字體作為創字原型,並將其刻成印章作為值得紀念的成年禮物。
教師課後省思
課堂4-5「拆字再組合」是很有趣的練習。依循前期課程的引導,對於中國字體組合有了基本概念,再從姓名中三個(或四個)中找出相似的部首/元素打散後再重組,並須符合中國文字「方形」的原則,因此使用方格紙讓學生進行創作練習。想放進的元素過多但過於複雜就必須取捨,大多採用九宮格或16宮格就可以完成設計。在美感技術中,一步步引導學生透視字體設計中「比例」與「構成」的美感。
-
01理解自己姓名的來由與意義
藉由名字的朔源,連結家族情感與投射意涵。
-
02理解姓名文字的構造方法,並繪出各種書體
將自己的名字分別以各種書體呈現出來,並繪出其中可能的圖像意義。
-
03理解漢字的構成原則
1. 理解漢字的構成原則,歸納分析字元構成後,利用格放練習寫出漂亮的手寫字。
2. 為了視覺上的重心安排,也有筆畫粗細、上下錯位的調整,藉此解釋設計中的錯視原理並加以應用。
3. 觀察筆畫構成的負空間,更容易理解字體書寫的美感原則。 -
04以姓名的原始意涵,重新創造新的漢字
拆解自己姓名中的筆畫,以美感原則重新創作一個能代表你自己的字,作為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
05將創作的字體圖樣以版畫技法呈現
將自己設計的創新國字,以版畫技法刻在不同材質上,作為送給自己的成年禮物。
-
06從個人擴及至家庭,引導學生思考家庭對個人的影響。
製作家族地圖─手繪、故事或創意模型都是很棒的表現。'
-
07思考生命與存在的價值,建構個人生涯願景。
分享與回饋個人姓名由來及意涵、創作的字體圖樣、家庭故事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