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質感幫幫忙

核心概念
  • 質感構面的美感
  • 生活中的質感與應用
美感知能
  • 質感的意象
  • 材料與質感的相互關係
  • 不同質感的運用

課程概說

質感為造形的要素之一,也是是操縱視覺心理最直接的一種因素,在生活中質感無所不在,總是能迅速地捕獲我們的目光。為了提升學生對生活的質感感知,於是引導學生做視覺與質感的連結,多方感受生活中的質感美。
在發現、探索、應用不同階段中分別利用遊戲 “恐怖箱” 引發觸覺想像,老師上課利用實物與影像介紹自然與人工表現的多元質感,也讓學生實際觸摸不同的材質,感受生活中的各種質感,並用學習單紀錄;質感變身術中嘗試將紙板改變成6種不同面貌,探索同一材質可能造成的各種質感;質感幫幫忙,以蛋為思考,利用不同材料去包覆蛋殼表面,達到保護的作用,並體驗不同材質所產生的質感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對物品、環境作質感的描述
2.學生能了解質感所呈現的美感
3.學生能以質感為基礎,發展出具質感焦點的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1.時間的控制較無法全班一致,影響到課程的流暢。
2.學生對質感若無深刻的體會容易變成玩材質,較無法觸碰到質感核心。
3.生活質感的感受是此次較缺少的部分,下次若再實施課程會就這個部分再改進。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質感

    老師引導學生認識質感與喚醒對質感的認知,以實物與ppt呈現,學生分組進行恐怖箱質感體驗猜謎競賽,以觸覺認識質感。

  • 02
    學習單分享

    學生蒐集生活環境中不同質感的物件,分別進行視覺與觸覺的分析表達,並寫下自己的發現。

  • 03
    質感變身術

    在一張紙板上用工具製造出6種不同的質感,觀察、觸摸並寫下來。

  • 04
    質感幫幫忙

    質感影響美感,材料的選擇是更直接的質感感受,學生先思考真實 "蛋”的質感,再用其他的材質包覆、保護。

  • 05
    作品交流觀摩

    讓學生練習發表,並欣賞同學的創作。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