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桌上森林系文具收納盒

核心概念
  • 了解構造的美感
  • 構造接合的功能性
  • 能思考因時制宜的構造形態
美感知能
  • 構造的接合功能
  • 依用途因時制宜的構造組合方式

課程概說

  讓學生思考如何選擇合宜的零件材料,運用不同的連接方式組合構造物。透過強度變形測試,以及容易拆解、好收納的任務。從中發現構造的功用與特性,並在思考任務當下觀察理解構造的美感。之後運用學到的構造概念,完成具有美感的作品。從日常生活出發,幫繁忙的辦公生活增添一絲綠意為概念,設計『桌上森林系文具收納盒』。期望學生可以透過構造的角度,來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物品的視覺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學會構造的功能性及細節美感思考方式。

2.學生能觀察生活中不同的構造接合功能,並應用於生活中。

3.學生能主動試驗與發覺問題,從中分享討論與調整。

教師課後省思

此課程規劃為六堂課太過緊湊,建議可調整為八堂課。除了外觀設計圖外還需畫出各部件尺寸圖,減少錯誤修正時間或成品密合度改善。

第一堂課介紹物件之間的接合方法(黏、嵌合、插接、卡、鎖……),如能設計實物操作更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與理解。在支撐組合任務時應設定構造物的高度與尺寸範圍,避免學生為了通過強度變形測試,設計時以小尺寸發想。

學生一開始設計時容易以卡通人物造型為發想,要適時提醒學生造型不是重點,重點是構造物的使用功能與接合方式。從作品中發現學生的創意有無限的可能性,有組別設計出可以有多種變化組合方式的文具收納盒,讓人很驚奇。

課程規劃
  • 01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物品,引發學習興趣。

    生活中構造美感實例分析,與構造的接合功能認識,包含材料選擇、工具、物件之間的接合方法(黏、嵌合、插接、卡、鎖……)。分組挑戰任務:進行實物物件構造分析記錄並發表(功能、外觀、連接素材)。

  • 02

    學生操作支撐組合任務與強度變形測試,發現構造平衡穩固之美。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