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色彩「橋」一下

核心概念
  • 色彩構面-相同色調與衝突色調
  • 相同色調與衝突色調的色彩意象
  • 從自己生活環境中的色彩能探索與發現、 反思、美感判斷
  • 合宜色彩在實際環境中的運用與問題解決
美感知能
  • 色彩構面-相同色調與衝突色調
  • 色彩意象
  • 從環境色彩中探索、反思、分析、美感判斷
  • 合宜色彩於生活環境中的運用

課程概說

  透過色彩遊戲與實驗、相關圖片資料、並校園踏察與紀錄,喚起學生對周邊色彩的關注與感覺。同時對色彩中的相同色調、衝突色調有美的感知。當學生有了先備的概念後,讓學生透過個人居家環境色彩的觀察、比較、與紀錄,使他們可以覺察到在一個空間裡調和的色彩配置是構成美感的因素。接著如何將所習得的知識實際應用在周遭的環境中,因此在課程中建構學生合宜的色彩配置是接續的課題,本課程老師讓學生透過校園生態池區中「橋」的色彩改造作為教學的延伸。首先讓學生透過色票的比對方式找出生態池區的主色調,接著各組討論出主色調之相同色調的色彩及衝突色調的色彩,接著透過顏料調色練習將色彩調出,然後畫在已準備好的圖畫紙當中「橋」的圖案中、最後將畫好的橋圖案剪下,放置在老師所安排的生態池彩色影印圖稿中,進行合宜色彩的比對,最後讓學生票選出合宜配色的作品。同時作為之後校園生態池橋面實際改造計畫的參考圖案。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對於週遭環境的色彩有感。
2. 對於相同的色調或衝突色調有基礎的認識,並能體會其中所蘊含的色彩美感。
3. 在既有的環境色彩中加入色彩時,能思考各種可能性,並選擇較合宜的色彩。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

課程當中因為學生有收集相同色調、衝突色調的照片需求,當每一組同學透過手機拍照後,如何透過課堂中的電腦,繳交並分享給大家呢? 學生後來透過LINE傳照片給老師,但若未經完善的分類處理,或未準時繳交照片,加上所有班級一起來的情況,十分混亂。

解決對策 : 各組派一位同學,將收集的照片先過濾、篩選。
1. 在指定的期限內,將照片上傳。未準時繳交的組別將扣分處理。
2. 回家作業部分,雖每位學生都需回家拍照,但所得的作業照片,由組員討論過後先篩選,再由一位同學上傳繳交。

遇到的問題

在進行校園踏察色票的比對時,發現部分組別無法準確地分析環境中的色彩及其比例,因此造成該組所挑出的色票有不完整或色差的狀況。

解決對策 : 暫時由老師或小老師協助有困難的組別。若可以,建議同學從手機中下載APP-「Color- Snap」,並依據軟體中所分析的顏色作為色票比對的參考。有助於後續色彩搭配的應用。

課程規劃
  • 01
    透過校園踏察認識環境中色彩的相同色調與衝突色調

    1. 色彩遊戲: 支援前線-色彩大作戰。先將學生分組,每組從老師提供的色票中抽選一個主顏色,透過遊戲的方式在時間範圍內從自己的周邊找出與主顏色類似的色彩的物品。比賽遊戲結束時,每組分享該色彩所帶給我們的感覺。2. 透過美感電子書及相關PPT的引導,使同學認識相同色調產生的色彩意象。3. 學生分組做校園踏察,請每組找出校園中具有3種以上相同色調的角落,並拍照紀錄。保存照片並於第三堂課時討論分享。

  • 02
    色彩實驗

    色彩實驗:老師從色票中選出一個顏色當作主色調,接著請各組討論並挑出 三種可以襯托主色的色票作其背景色,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色票比對與黏貼 的實驗,完成後讓各組將作品展示並討論。

  • 03
    探索發現家中環境的色彩

    1. 請各組討論並派一位代表上台分享組員所拍攝的照片;介紹他們從校園中所發現的相同色調與衝突色調的角落,及該角落色彩所帶來的色彩意象。 2. 回家作業: 請同學從個人居家環境中,找出相同色調及衝突色調的角落,並拍照紀錄。於下堂課將照片帶到課堂中,請同學簡單分享回家作業的照片。

  • 04
    色彩改造計畫-色彩「橋」一下

    1. 各組推選出幾位同學簡單分享回家所拍攝的照片、感想心得。 2. 色彩改造計畫-色彩「橋」一下。以學校生態水池區的「紅橋」作為色彩改造的對象。老師帶同學到校園的生態水池區,讓同學討論這座橋的色彩感,這座橋與周邊環境顏色的關係。3. 請各組同學在現場透過色票比對的方式,找出這個區域重複最多的色彩與形狀。

  • 05
    合宜色彩在校園環境的改造

    各組同學將上堂課重覆最多顏色的色彩作為主色彩。接著,開始找出與主色 相同色調及衝突色調的色票各3張。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