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慢遊趣─我的手繪旅行地圖

核心概念
  • 秩序在構成美感中的重要
  • 以格線分割的構成邏輯
  • 主從關係凸顯焦點
  • 物件組合產生的對應關係
美感知能
  • 格線分割的構成邏輯運用
  • 明確的主從關係構成能凸顯焦點
  • 物件的多種組合所產生的對應關係會有不同樣貌

課程概說

美感課程應創造有目標的探索之旅,基於此,此課程設計設定由學生一成不變的生活出發,家裡為起點,亦是終點,試著為自己規劃一個一日遊旅遊探索路線,期在穿越大街小巷的旅行中注入多一點有溫度的想像,讓習以為常的場景,因為稍稍停下腳步品味和觀察,熟悉的景致中也會透出陌生的細節而有不同風情產生,至終能開始注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因此,課程著重於構成美感,從收納隔板的DIY操作,理解格線分割的重要,從旅遊地圖的分析,理解明確的主從關係能凸顯焦點的概念,從桌遊遊戲中學習如何規劃旅遊路線,最終能規劃一個適合國中生的旅遊探索路線。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總是能隨手取得人們幫你規劃好的旅遊探索路線,生活可視為一趟旅程,而旅程可長可短,期望學生能透過此課程體驗,用視覺記錄旅程中的事件,來趟「紙上行旅」。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抽屜隔板規劃和文章分格與下標題活動,學生能選擇何宜的構成美感。
  2. 透過構成kit第三階段主題的構成應用練習,理解物件的多種組合所產生的對應關係會有不同樣貌。
  3. 在桌遊-台北文藝行旅遊戲中,學習思考如何規劃路線。

 

教師課後省思

  1. 使用構成kit第三階段主題的構成應用練習,有助於學生清楚了解旅遊地圖版面排版。但由於教師選定拆解旅遊地圖的範本較複雜,學生普遍無法在一堂課內完成,應善選適一堂課簡化版,以利課程時間掌控。
  2. 桌遊「台北文藝行旅」玩法相當符合真實生活情境,但遊戲規則頗繁複,宜第一堂操作時更精簡遊戲規則。
  3. 對於在地圖的易讀和便攜下,能賦予什麼功能的思考,可增加讓學生使用平板搜尋的課程,才能有較完整思考時間。
  4. 學生較難在無限制下完成指定任務,教師改將版型限制為賦予第2功能後仍維持為正方形,只運用剪、折的方式,將任務簡化至最低。
課程規劃
  • 01
    我的抽屜收納術

    分組依文具大小,將收納隔板做有效的分格規劃。 共同閱讀文章並做分段、訂標題。

  • 02
    格線分割與凸顯焦點

    剪下文章分段,以標題、分段文章、插圖為版面構成元素,透過分類、群組,思考能凸顯焦點的方法,黏貼於底紙上。

  • 03
    拆解旅遊地圖

    解構旅遊地圖,由分類、群組和完成位置關係,以白灰黑紙片和膠帶依項目配置在版面上。

  • 04
    台北文藝行旅-桌遊1

    從桌遊遊戲中學習思考如何規劃旅遊路線。

  • 05
    台北文藝行旅-桌遊2

    適合國中生的一日旅程?旅遊地圖若不只是地圖,能賦予第2功能時,繪製上需考慮什麼?

  • 06
    地圖藝術之我家

    完成一日旅遊行程規劃版面構成。 延伸至10堂課-不只是DM,以「是旅遊地圖亦是…….. ?」進行地圖改版,完成我的手繪旅行地圖。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