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與學校小田園教育結合,提供學生創新的生活體驗,讓學習更有趣,希望從生活中發現我們日常所需的「用品」皆是由不同質感的器具或物件組成,用品可以對 應出使用者感受的譜系建立出生活的美感經驗。邀請學生從生活中帶來認為合宜花器,以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課程主要以水泥、石膏易塑形的特色讓學生重塑花器,並透過加法、減法的技法改變花器的質感。另外考量花器的質感與植物的選擇,讓學生體驗盆栽之美,了解重視生活質感 的改變即是提升生活美學的一步。從花器重塑、學習質感的選擇與搭配、了解何謂合宜的花器等,期待學生透過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生活關鍵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 因實施對象為九年級生,需考量學生該學期的模擬考、複習考期程,避免影響美術課的進度部分成品呈現選擇小組共同完成。
- 因學生選擇材質、植栽的種類多於教師估計,在尊重自主狀況下還是接受懇切決定。另外發現罐頭罐子是很好的基本材料。
- 選擇綠色多肉主為控制植物的變因,但學生可依其盆栽的大小植物,選擇適當的植栽、永生花或乾燥花。
- 質感因紋理不同產生不同的觸感,灌模前和灌模後如何加工,加上多元材質,讓花器產生許多不同可能,豐富整體效果。
- 原本中藥和茶葉欲融入課程部分有些失敗,需再研究,僅保留色彩,但學生有自己想法僅供其參考。
- 現代人喜歡實際參與、動手DIY,人們自己購買並動手參與時,會對產品感到 更喜愛,也對自己感到更驕傲,比起花錢請人幫忙,現代人更喜歡將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能融合在生活當中。期望未來盆栽完成後的環境攝影,學生可以先在學校操作外,也可再帶回家與生活產生連結,希望學生在本次的課程中,除了發現生活中的合宜質感,還能匠心獨運,藉由環境氛圍的變換,改善人的居家生活品質,進而達到正向影響力,追求更美好的改善或創造生活環境的質感,建立更有感的生活態度。
-
01什麼東西可以當花器?
1.教師於課前請每一位學生準備一件可以當花器的器物於課堂上分享,整組討論花器的功能是什麼?所選擇的器皿是否適合當花器?花器如何使用,以及其為何種材質。
2.嘗試為自己所選的花器進行質感描述,例如:凹凸、粗細、澀滑、軟硬、乾濕、冷暖;堅實與光亮、平滑與溫潤、粗糙與厚重、光潔與剔透、柔軟與細緻、彈性與韌性。
3.請學生將所攜帶的拍照後上傳。
4.從生活中找出質感,將不同質感的物品依照對質感的認識做排列呈現,建立質感詞庫,從同一材料但不同質感樣態的物品進行質感象限排列,並發現其關聯性。 -
02花器有什麼樣的質感表現?
1.教師提供關鍵字(例如自製花器、花器質感),引導同學上網搜尋關於花器質感的表現,選定一種質感的花器,說明此種材質的特色,並報告。
2.請各組選出材質作為該組花器的主要材質,教師建議從「鐵器、紙黏土或免燒陶土、水泥」中選出表現材質。但也可以各組決定。
3.教師說明下週要自製花器,可以使用回收物品作為容器,或是重新製作一種新的容器,請各組討論需要準備的材料。
4.教師於教室備好「鐵器、紙黏土或免燒陶土、水泥」等媒材的花器,提供學生參考。 -
03同一種材質可以有什麼不同的質感表現?
1.請學生挑選適當的材質或以現成容器改裝進行花器製作,並考慮花器的質感跟功能。
2.教師以簡報提供不同花器可能的材質表現技法,並告訴學生可以選擇一種材質上不同質感表現,或是不同材質上的質感表現,基本上個人花器上要有兩種質感。
3.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老師給予的工具包(砂紙、鋼刷、肉槌、錐子……) 製造或嘗試處理容器的表面質感,利用敲、磨、刷、刮、壓印、塗料等方式處理同一材質。
4.引導學生利用現成容器,表現加上紙黏土或陶土後,比較不同表現處理方式所產生的質感表現。例如黏土或陶土濕度的差異,或是利用手指、工具處理後所產生的紋理變化。或是塗料上(打底劑)增加顆粒或是亮光漆後所形成的不同質感表現。
5.引導學生利用水泥製作花器,並嘗試以工具或是塗料處理其表面的材質。
6.提醒學生以攝影紀錄花器質感表現的轉變過程,並上傳照片至 google classroom。 -
04同一花器上,不同的材質可以有什麼不同的質感表現?
1.進行花器的質感表現,並思考整組的花器材質設計的共同點。
2.思考所設計的材質作為花器的合宜性。是否有注意排水功能,是否開始考慮要放置何種植物,開始思考擺放的地點……等。 -
05如何為花器選擇合適的花草?
1.完成花器設計,拍照上傳。
2.根據花器的質感選擇適合的植栽。
3.將植物移植至花器當中。
4.將整組植栽擺放至最具美感的狀態,並拍下照片。
5.將植栽帶回教室照顧,並觀察花器的設計是否合宜。 -
06什麼是合宜的質感表現?
1.請學生根據學習單的提問上台與所記錄的照片分享心得。
2.說明單一材質、加工處理過的表現材質是否有美感上的差異,可以討論是否單純的材質質感表現已具備合宜的花器美感。
3.說明植栽這一個禮拜來照顧的情形,主人在照顧後有什麼發現或心得,其中跟質感相關的是什麼?
4.各組票選最美的花器設計並說明原因。
5.教師總結並歸納生活中的用合適的材料製作符合使用者需求,以表現合宜與協調的質感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