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吐司上的風景

核心概念
  • 合宜的構成構面
  • 對稱與平衡的構成概念
  • 構成中的主從關係
美感知能
  • 理解構成的概念
  • 理解構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能分析吐司與裝飾物的色彩與質感

課程概說

美感第一步即是對生活有感,而美感的發現可從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開始,當我們願意
開始關注生活中的事物,能夠感受什麼是美的,便是開啟了發現、探索之門。

選舉將近,街道上開始出現各種選舉旗幟與帆布廣告,加上原本已雜亂不堪的招牌的市
容景象到底美不美呢?從街景角度切入,並觀察超商或商店的陳列方式,探討構成對環境視
覺美感的影響。課程以構面中的構成為主軸,從生活周遭的例子開始,介紹構成的主要形
式,包括對稱、非對稱、主從關係與隔線分割等,並透過不同的組合決定了構成的樣貌;另
外,藉由藝術家的作品理解構成的要素與表現方法;最後學生透過實際操作與練習更進一步
理解構成的概念並能運用合宜的構成原理嘗試吐司的裝飾與擺盤,不用花大錢也能擁有視覺
與味覺的美好享受。

美感不只侷限於畫紙上與美術館,更是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環境中,藉由教學活動引導學
生開始關注、檢視自身的生活環境,透過吐司的裝飾與擺盤,讓學生感受到吐司也能變化萬
千,並期望學生能將課堂所學應用於生活當中,提升生活品質。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課程引導能理解構成的基本概念。
2. 能夠主動觀察自身所處環境,包括家、校園或商店等,探索其中的美感問題。
3. 能在實作的歷程中熟悉構成的概念並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教師課後省思

1.「構成」探討的範圍很廣,從生活周遭環境切入,學生其實頗有感觸,特別是遇到選舉宣傳期間,在自身環境的上學生很能感受到變化,以此為切入點帶進生活美學很有感,此外,比較台日街道市容的差異,思考雙方優缺,多數同學認為秩序乾淨的街景看起來舒服,也有少數同學認為雜亂之感反而有熱鬧、人情味,不論如何,希望學生的美感從環境的觀察開始。

2. 學生遇到關於食物相關的課程都會特別興奮,因此部分同學在實作課程看到各種食材的當下,即使已經設計好構圖,也很容易不小心把想吃的料都加進作品當中,使作品看起來太過紊亂,故需不斷提醒同學慎選材料。

3. 用紙張剪貼設計之構圖與真實食材的顏色與大小多少會有些許落差,在實際操作時應須根據實際食材再做適當調整。

4. 關於學生作品回饋的部分,將精心設計的構圖轉化為作品再將大家的作品同時陳列在一起,學生其實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從與同學相互討論的過程當中也更加理解構成的重要性。

課程規劃
  • 01
    構成相關議題討論

    1. 以簡報呈現近期選舉旗幟高掛的街景並向學生提問。 2. 商店或超商陳列的技巧美感。3. 街道市容的秩序、文書版面的編排、服裝造型的搭配、房間的 佈置甚至是食物的擺放都與構成有關。

  • 02
    構成相關案例介紹

    1. 介紹攝影師Sam Kaplan、Emily Blincoe 與食物設計師Emilie de Griottes 作品,藝術家們透過色彩分類與秩序排列為視覺帶來 了愉悅的美感。2. 以簡報介紹構成的方法與範例。3. 蒙德里安作品介紹,讓學生觀察藝術家作品,思考藝術家如何用最單純的格線達到作品的平衡美感。4. 均衡的構成練習。

  • 03
    【吐司上的風景】構圖

    1. 早午餐店總能透過裝飾與擺盤把本來不起眼的食物裝飾得令人 口水直流。以簡報分析各種開放式三明治的構成方式,請學生 觀察各種食材的色彩與質感,試著用各色紙張擺出喜歡的吐司裝 飾。2. 利用各種顏色的紙,將所欲排列的吐司造型剪貼於學習單上。

  • 04
    【吐司上的風景】實作執行 I

    根據上節課所完成之構圖轉化為真實的吐司作品,過程中仍需考慮構成的方法與色彩的搭配,完成後將吐司與背景做合適的搭 配,擺放至適合拍照的構圖位置,拍攝紀錄下來。

  • 05
    【吐司上的風景】實作執行II

    根據上節課所完成之構圖轉化為真實的吐司作品,過程中仍需考慮構成的方法與色彩的搭配,完成後將吐司與背景做合適的搭 配,擺放至適合拍照的構圖位置,拍攝紀錄下來。

  • 06
    成果統整與進行作品分享

    請同學選出自己最喜 歡的作品,並敘述原因。而自己的作品哪些部分可以進一步修正 或是哪些部分可供學習參考?本單元所學之構成概念又可運用到 生活中哪些地方呢?

吳俞青
臺中市立四箴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