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構成」看似簡單隨處可見,卻是學生常忽略且未曾學習與探討的課題。藉由這個課程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甚麼是「構成」,並應用在生活裡。
觀察【安妮新聞】做為構成排版練習,觀察報紙主題的擺放位置及相對應的關係,體驗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透過「分析現成的印刷品」任務,練習討論與分析作品,從過程歸納出構成的美感關鍵要素、能體認適當的比例配置、構成原理對平面設計的重要性,進而將所學應用於各種圖文編排的平面設計。
「自創詩版面編排設計」任務請學生利用從國文與英文課程中產出的文字、詞句,進行文字實驗,將文字詞句的段落排列與重組,再進行美感構成,設計文字詞句的造形與行距關係。最後搭配圖畫,以絹印方式量產出文字明信片,未來進行公益販售。
教師課後省思
- 本學期由四位老師依序帶領學生進行各段課程,但主軸都圍繞於「幸福」上,從點圖描繪到中文詩撰寫,最後以詩詞排版設計完成明信片。每位老師皆運用生活中可見的例子,加強學生學習印象,學生也反映能學會排版,幫助很大。
- 本校學生程度差異顯著,先備知識落差很大,個別狀況也不盡相同,須配合學生狀況調整上課內容,未來再執行相關課程可再多實際操作說明,越生活化的活動會更吸引學生。
-
01描繪幸福
1.由教師先說明幸福的定義,並介紹生物科學繪圖中的點圖,利用 IPad 搭配 Apple pencil 以繪圖 AppTayasui Sketches 示範點圖的方法。
2.引導學生定義自己心中的幸福圖像為何?從網路搜尋符合的描摹圖像,並以點圖的方式完成作品。 -
02【安妮新聞】排版觀察練習
藉由【安妮新聞】練習排版觀察,讓學生發現圖片與文字是以圖塊的方式於既定的框架內進行排列組合,並以 KIT 學習單練習圖文排版,藉此理解模矩與格線的概念。
-
03視覺中的完形法則
以實際案例說明與介紹視覺中的完形法則,並對照不同排版方式所產生的不同 視覺效果,讓學生能認識完形法則中:接近、相似、連續、閉合、對稱、及圖型、背景 (Figure Ground) 等不同構成方式,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如何影響心理感受,並運用於作品中。
-
04自創詩版面編排設計
請學生利用從前段國文與英文課程中產出的文字、詞句,進行文字實驗,將文字詞句的段落排列與重組,模矩與格線的編排再進行美感構成,設計文字詞句的造形與行距關係。
-
05詩詞明信片雷射雕刻設計實作
將第一堂課的點圖融合第四堂課的設計中,再用文書軟體 例如: PPT 、 Word 、 Canva ……等 加入自行拍攝的照片或自己繪製的圖片,與文字詞句搭配,編輯具美感的圖文版面,並以雷射雕刻製作個人的「幸福明信片」。
-
06作品討論與分享: Before &After
以Google 表單進行自評與他評,並分享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