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看你型不型-「我們的伸展台」

核心概念
  • 構造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構造構面
  • 構造接合與材料特性
美感知能
  • 不同構造之承載力學影響
  • 構造與材料間的協調
  • 接合與特性間的協調之美

課程概說

此次課程發想緣起於106-2期末課程結束前,幾位學生聯合送我一雙"手做黏合紙鞋",先前課堂中並無太多對於構造進行著墨,僅提過服飾的色彩搭配,故讓我有此聯想,將之前106-2所談的色彩構面,進而引導至構造構面上,並以---看你型不型「量身打造計畫」進行切入。

活動設計先以引導構造部件與部件之間與造型美感上的關係,希望以問題引導的方式,課堂中引導學生先透過觀察,了解部件之間的關係,並做一個專屬自己的穿戴配件。在發現階段,希望學生能從生活中找出與人最貼近的連結關係(穿著配件),尋找現今已存在的構造原理,讓學生去構想怎麼把不同的紙張或其他材料,利用黏貼以外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並試著解構在重建,並能多方嘗試找尋其他替代材料,希望學生從中了解在操作過程中,能體會不同材質的構造形式、以及材料對構造的影響關係…..等。

透由操作體驗,結合構造美感課程,實地操作各種不同媒材的連接方式,讓學生觀察將更多不同構造產生的可能性,了解材料、構造、施力對於造型美感的影響,並學習觀察構造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學會構造與材料選擇之間,對於美感造型的影響

2.學生能理解可以不同的構造應用在生活中的影響。

3.學生能透由練習構造連結活動,對造型美感上的構成更有啟發。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常依賴釘書機,而忘記有哪些思考構造的接合功能。
2. 教師設定穿戴物的範圍太大….應規範何種物件。
3. 學生易忽略連結構造的美感需討論及提醒。

課程規劃
  • 01
    課堂一

    由教師引導學生引起動機,以教室門框為例,透過小組討論,讓學生發想物件與物件若要連接,會有那幾種方式 ? 又或者,若能採用不需任何工具連接,會有那幾種方式?

  • 02
    課堂二

    1. 透過小組討論,請學生分組觀察,生活中有連結構造的物件。 2. 教師舉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構造排列的方式,並鼓勵學生討論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3. 以及這些構造是否具有某種秩序與規律?

  • 03
    課堂三

    小組活動 : 1. 試以回收考試券為基本素材 + 厚紙板一片,並利用生活中可隨取得到之任何黏接物品……( 膠水、膠帶... 等 ) 連接素材,做出一個杯子。 2. 嘗試各種連接的可能性,並能說出適合這個杯子的主人。

  • 04
    課堂四

    小組活動 : 1. 請各組利用生活中有連結構造的物件去發想,並利用玻璃和紙、木頭和金屬….等材料,為自己量身訂作有型的配件。 2. 請學生嘗試替換不同的材料,以及嘗試不同材料的接合方式,如何能接得更穩妥、更好看 ? 甚至挑戰不同性質材料的接合。每組至少完成兩個物件 ( ex:鞋子、護頸圈、帽子....等 )。 3. 尋找生活中可得到之任何黏接物品 … … 等連接素材,嘗試各種連接的可能性。

  • 05
    課堂五

    小組活動 : 1. 請各組利用生活中有連結構造的物件去發想,並利用玻璃和紙、木頭和金屬….等材料,為自己量身訂作有型的配件。 2. 請學生嘗試替換不同的材料,以及嘗試不同材料的接合方式,如何能接得更穩妥、更好看 ? 甚至挑戰不同性質材料的接合。每組至少完成兩個物件 ( ex:鞋子、護頸圈、帽子....等 )。 3. 尋找生活中可得到之任何黏接物品 … … 等連接素材,嘗試各種連接的可能性。

  • 06
    課堂六

    1. 請學生思考:構造接合與材料特性間的協調之美 ( ex:走秀時是否物件掉落?或散開 )。 2. 將作品進行調整。 3. 麻豆示範展示走秀。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