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我的美好食光

核心概念
  • 發現生活器物的比例美感。
  • 器物合宜的尺度配置的美感要素。
  • 生活中適切的比例能簡化複雜的資訊。
美感知能
  • 協調比例所呈現舒服視覺美感。
  • 具合宜比例的器物方便組合運用,並有秩序整齊之美感。

課程概說

「美好的食物,最能讓人感受幸福!」
學生餐具多使用便利性不銹鋼碗盤,乘裝時所有食材混搭,讓營養午餐看起來不甚美味,而有剩食問題,。本課程讓學生討論營養午餐的美好想像,學習美感構面中比例要素,嘗試設計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午餐盒,以視覺美感提升用餐品質與飲食經驗,讓食物能被食光,使中午用餐時間變成美好時光!也讓學生思考要擁有美好生活,必須對信念有所堅持;美感作為生活態度,學習比「剛剛好更多一點的美」的觀看尺度。並從生活物件認識比例的美感要素,合目的的模矩分割與秩序性設計,思考公共環境中的和諧搭配與減法美感,實現生活美感行動。

美感預期成果

上次學生執行【我的美好食光】比例課程,其他沒有執行的年級也很想參與,所以此次以這個單元來執行,也希望上次課程中遇到的狀況,能在此次作些調整。這次有轉換美感引導的內容,多了一些討論文本和議題,讓學生能在美感的引導中,更有許多畫面與想像。而在此次執行課程中,將教學步驟更加精煉與方法論,讓課程能在六節課完成,並在美感分享的課程,希望微調修正的教案,能讓課程進行更順利。

教師課後省思

餐盤的分隔限制於幾何形的設計,是讓學生回歸到最原始的幾何模組來思考生活中的尺度配置與應用,避免學生在餐盤上做過多的裝飾,而是單純地思考在餐盒的空間中,如何運用比例的概念,並在考量使用需求與問題解決的方向,來配置合宜的餐盒分隔設計。也透過手作陶製餐盒,讓學生學習認真看待構築我們生活美感體驗的各種生活道具。

課程規劃
  • 01
    【我的美好食光─認識擺盤的比例美感】

    生活問題討論→以美感解決問題→認識美感工具比例→餐盤上的模矩美學→蒐集美感資料並觀察─美感擺盤便當。

  • 02
    【我的美好食光─分析比例美感】

    分析整合─「美感比例卡」→分析試驗【營養午餐美感擺盤】。

  • 03
    【我的美好午餐盒─草圖設計】

    設計分享討論→餐盒的模矩分割設計。

  • 04
    【打造美好午餐盒─設計實作】

    陶製餐盒。

  • 05
    【Lunch~我的美好食光】

    實際應用→美感思考→美感傳遞。

駱巧梅
國立新港藝術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國立新港藝術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