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提到美食人人喜愛,但是在品嘗美食時大多都只在意好吃的食物而忽略“美”,所謂的美食常常只是好吃、CP值高,在包以塑膠袋、搭配免洗筷,很多時候美食並不美。
在許多的飲食文化當中,擺盤已經成為一門顯學,如何透過食器的搭配與實物造型的組合讓美食更美?期待透過課程可以讓學生瞭解,讓美食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視覺的饗宴。
本次以比例為基礎、以構成為主的課程,從一開始透過問題使學生反思:盤子只能圓的嗎?白色餐具為何最常見?高級餐庭為何高級?利用問題讓學生產生好奇,接著從單一食物與食器個別造型的分析、兩者的組合嘗試、到後來多種食物元素的搭配、配件的挑選…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讓學生從實際的討論與操作中了解食物與器物的立體構成。
美感預期成果
從生活議題出發,以原本大家喜歡吃的東西為動機,利用構成原理將食物打造成與平時不一樣的盤中風景、美的視覺饗宴。
在六堂課中,從一開始單一食物與器皿的搭配,擺盤範例、構成解說…慢慢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練習多樣食材配料的構成。過程中除了實際操作,最重要的是教師所拋出的各樣問題,讓學生透過腦內思辨的過程確立自己的想法,建構出小組獨特的擺盤創作。最後以各組互相觀看、互相評語的方式,看見大家不同的創意與用心作為借鏡。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第四堂課中原訂計畫讓學生用手繪的方式討論隔週的食物擺盤效果,實際實施後發現用手繪的方式學生容易著重在細節上、時間也較為延長。因此在討論階段時,建議可剪紙的方式做為討論的呈現效果。
2. 學生在看到食物時難免會因為太開心而分心,教師可以事先講好規則,讓學生可以專注在構成的調整中。
-
01啓程-美食新定義
課程一開始教師帶領學生討論心目中的美食是什麼?帶學生一一舉例後一起來探討這些美食,美嗎?不論這些食物在學生心中美或不美,教師繼續帶領學生討論,如何讓他們更美味更有質感呢?接著進入主題《餐桌上的美・食饗宴》,探討盤子中的藝術,但先保留擺盤範例,先從餐具造型與實物造型進行討論,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圖中的器物與食物如何解構成基本造型(如:白色的圓形),應用先前的色彩搭配,讓學生討論想要全班嘗試的探索主題,如甜食類、水果沙拉類、壽司類…等等。
-
02嘗試篇
本節課請每位學生各從家裡帶一個覺得最美的碗及盤子來,並且準備點心或水果等現成不需處理的食物。課程首先在小組內討論自己帶的器皿與食物,小組內共同決定出最適合的食物與器皿搭配方式共兩款,過程當中教師巡視各組且以提問方式幫助學生思考,如“這樣的物件搭配比例好看嗎?”“盤子的空間會不會太擠或太空?”。課程後半段將各組所擺放之搭配,分別派人去看並且給予簡單意見。最後三組三組一起拿到台前,教師在課程最後作出建議。
-
03發現篇
款待的藝術 在上一節課讓學生體驗完後,在這節課教師準備多樣化的擺盤範例,從著名的“對稱早餐”到各大廚的擺盤創作,讓學生來討論器皿上的構成。有對稱的古典美學、有平衡的現代美感、主從關係凸顯焦點、分割邏輯…等等,靠著食物的擺放位置、醬汁的裝飾、小細節的點綴…打造新的美・食饗宴。
-
04探索篇
器皿上的構成練習。 1. 本節課作為第一堂探索,先以學習單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確定想要探索的主題,先以手繪方式想出三種構成草稿,現成食物由全班決定後教師統一購買,各組接著規劃好要帶的其他裝飾食材、物件,相關工具等等。教師一邊巡視一邊拋出問題如“主角會不會不明顯,配角會喧兵奪主嗎?”、“這樣的設計是屬於對稱、平衡、分割當中的哪一種呢?”、“這樣的色彩搭配合宜嗎?”、“從正面看、側面看的效果如何呢?”。
-
05分享篇
派對日完成後以報告形式,在展示各組的《美・食饗宴》照片之同時,小組分享在擺盤上運用之構成原理,台下以各組互評與教師評分之方式完成意見回饋,並票選出整體造型上最合宜的前三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