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文化的色彩秘密

核心概念
  • 以三原色調製其它色彩
  • 資料查詢及分析統整之能力
  • 將繁複化簡約之能力
美感知能
  • 基本色彩學概念
  • 色彩比例配置概念
  • 色彩感覺意義

課程概述

前半段課程導引:
1.透過美的原理原則之淺層介紹,讓學生瞭解美感的呈現形式,並藉由學習單之練習,讓學生
熟悉各種美感的表現。
2.走訪校園,從中找尋各種美感原理存在的實際案例,強化其認知。
3.透過色彩學的基本概念介紹,讓學生對於色彩屬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並學會分析色票與配色。

後半段實際操作:
1.讓學生以自己所屬的族群作深入探討,將焦點聚焦於文化背後之意涵,從服飾圖騰、建築構件等著手,進行圖案與色彩之意義解析與探究。
2.協同歷史科教師進行跨領域合作教學,以專業領導學生探究分析,強化其對於文化色彩與圖形之意涵的深層瞭解。
3.學生針對所分析出的文化族群色彩進行色票製作,藉由色彩比重配置,體會色彩予人的各式感受。
4.對照已分析好的文化色彩色票,實際在畫布上操作,完成一幅小而美的文化色彩作品。另透過牆面展示將之融入於生活之中。
5.延伸應用部分會以明信片製作為發展,將先前分析出的文化圖案作為明信片雛形,搭配文化色彩,並以簡單的涵義介紹為輔。透過展示,讓人藉由鮮明的視覺衝擊,以達對各個族群文化產生初步印象,進而認識之。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習得基礎美的形式原理,且能轉化運用。
  2. 學生能深入瞭解自己的族群文化,且能從中分析。
  3. 學生能將所學與生活結合,將美感融入日常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以所屬文化背景為分組依據,教師初步給予該文化資料讓學生著手分析,透過小組討論能更快速找到文化色彩要點。
  2. 讓學生蒐集並解析資料可以加深其對文化的印象及認識,然而相對耗時。未來可以針對此部分再做調整。
  3. 學生僅以三原色及黑白共五色進行調配,從嘗試混色到成功調出文化色彩之過程,學生學會拿捏壓克力混色要領並更加瞭解色彩屬性。
課程規劃
  • 01
    誘人的美色

    進行美的原理原則與色彩學概述。

  • 02
    發現校園中的美

    尋找校園內的美的原理實際案例。

  • 03
    尋根之旅

    探究自身背景的文化脈絡。

  • 04
    有意義的存在

    解析文化意涵中的造型與色彩。

  • 05
    值回「票」價

    分析文化色彩並製作色票。

  • 06
    文化色彩

    切割畫面並套入色票進行色彩配置應用。

  • 07
    大功告成

    成果分享與文化交流。

邱郁祺
屏東縣立高泰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屏東縣立高泰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