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課程一開始從『你覺得大稻埕是什麼顏色?』從迪化街水果乾的色彩調查開始。透過對食物水果乾色彩的觀察,以色票來對應與擷取顏色,是把日常食物像素化的一套編碼動作,一般天然的水果乾的顏色會比真實水果的顏色的彩度還來的低,學生可以將水果乾色彩從中萃取出的各個單一顏色之後,再排序成連續的色階,將極簡化的顏色操作,轉變為色彩美感體驗。學生們再透過調和顏料重現水果乾漸變的色彩,進行對色彩的練習與應用,讓色彩同時豐富學生對於味道與在地記憶的領域。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發現食物色彩的基礎知識與清楚呈現方式。
- 學習從食物觀察並利用色票學習色彩的辨別與紀錄。
- 學生學習調色平塗方式來記錄所看到的色彩。
- 學生可以從色彩調色中進而發現色彩的彩度如何調整與產生。
教師課後省思
- 一開始所發的調色紙是一人一張A4大小,會發現部分學生會因此把顏料擠得很多,調色而無法控制範圍收拾的情況,對策上教師把A4調色裁到A4的1/4大小(因為所需畫的範圍不大),並具體說明水彩顏料需擠成綠豆大小,並個別指導如何利用筆尖去微調明度和彩度,經過修正後,學生都能順利完成。
- 以大稻埕的水果乾為主題是讓學生可以從中觀察到明度與彩度降低的一個觀察主題對象。但不免內容上會不禁懷疑是否太過單一化,今後在課程設計上會考慮以更貼近學生自己物品上的東西,去從中發展明度與彩度的課程內容。
課程規劃
-
01迪化街上的水果乾──色彩分析1
觀察果乾類表面顏色並用色票學習對色編號。
-
02迪化街上的水果乾──色彩分析2
觀察果乾類表面顏色並用分析出3種以上色彩。
-
03餐桌上的色票──色彩意象1
用CMYK調色方式記錄下水果乾的色彩,調出符合實物的明度彩度之後塗在水彩紙上。
-
04餐桌上的色票──色彩意象2
以食物排列自製PANTON色票,,並和自己畫的色票卡,進行排列與調整。
-
05餐桌上的色票──色彩意象3
作品發表:說明色彩配置、色彩構成,口味與顏色對應關係。
-
06餐桌上的色票──成果分享
回饋:分享美感體驗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