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我的「構成」應用

核心概念
  • 什麼是構成?
  • 生活周遭蘊含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 當發現與探索出生活中的構成要素,並知道構成要素的重要性。
美感知能
  • 能發現學校的構成美。
  • 能將構成美運用於生活中。

課程概述

「生活中的物件幾乎都無法單獨存在,因此,生活中處處都是構成的學問。」兩個以上的物件擺在一起,就會有構成的問題,因此,討論生活美感,構成是不能忽略的重要關鍵。
課程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之美,生活周遭有哪些「構成元素」?透過相機或手機用拍照的方式記錄下來。並要求學生緊扣1.對稱2.平衡3.主從關係4.格線分割邏輯找尋。再利用找到的構成元素轉換成新的「圖案樣式」運用於版畫圖案設計中。
具有美感的構成方式,是有邏輯可依循的,若能掌握每一種構成方式的重點,在生活上加以運用,不僅能提升個人的美感品味,也助於解決公共空間的紊亂,提升環境品質。希望透過課程引導,展現創造力、學習力、合作力、幸福力,並種下美感的種子,進而影響全校師生更重視校園的美感情境與素養。

美感預期成果

1. 美感基礎課程的累積。
2. 能發現與探索生活周遭環境的構成元素。
3. 了解體會「構成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 能將構成美運用於生活。

教師課後省思

1.構圖來進行「構成」的練習,學生作品也因為學習過構成而顯得更完整更有創意。
2. 希望透過課程引導,展現創造力、學習力、合作力、幸福力,並種下美感的種子,進而影響全校師生更重視校園的美感情境與素養。

課程規劃
  • 01
    「美感電子書-構成之美」

    認識美感電子書裡的四種構成要素

  • 02
    「認識四種構成要素」

    理解構成要素,判斷照片是屬於何種構成要素

  • 03
    「觀察校園美景」

    透過手機或相機鏡頭探索學校環境

  • 04
    「構成運用,設計轉換」

    選出學習單裡的圖案2~3種,組合繪製於描圖紙上。 利用找到的構成元素轉換成新的「圖案樣式」運用於版畫圖案設計中

  • 05
    「雕刻版畫與印製版畫」

    轉印至橡膠版上,完成版畫構圖。雕刻版畫、印製版畫

  • 06
    「檢討與反思」

    分組發表檢討與反思

劉文義
高雄市立大社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大社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