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引導學生進行色彩與個性表達的練習來連結對色彩的思考,進行色彩初步探究。藉由班級特色的討論,思考並找出合適且確切的班級色彩。將色票排成大型班級數字看板,並進行校園巡禮,經由校園環境的探訪,觀察不同地點間色彩的差異,並透過大型班級數字看板與環境色彩進行對話,尋找合宜的搭配方式,思考色彩調和與衝突間的關係,理解色彩的多元面貌以及環境對色彩的影響,進而達到色彩感受的提升。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藉由色彩與個性關聯的探索,認識色彩的意象。
2.學生思考環境色可能造成的影響,要如何搭配色彩才合宜。
教師課後省思
因為任教班級與時段恰逢是九年級下學期的畢業前夕,此課程設計藉著色彩的探索,帶領學生們回憶三年的點滴,使用色彩為媒介做班級認同並思考色彩與情緒、色彩與個性、色彩與環境、色彩與記憶等的連結,從生活著手,讓學生對色彩開始「有感」。在運作此課程時,觀察大部分的班級,其實大家選定的班級代表色彩幾乎都是暖色系為主,橙色、黃色、紅色通常為學生們所選擇的顏色。這個選擇代表孩子們普遍認同暖色系給人的感覺是正向的、活潑的、積極的,也恰巧適合國中這階段孩子們的特質以及給自己的期許。
-
01練習個性與色彩意向的連結。
學生依照各種情緒及狀況,思考哪種色彩能確切表達此情緒,並反思為什麼會這樣覺得?是因為文化的關係?約定俗成的關係?或是其他原因。
-
02班級特色與色彩意向的探索與連結。
學生思考三年來的歷程,自己班的班級特色是什麼?並依據此特色思考適合的色彩為何?這個色彩表達出什麼樣的感覺所以適合我們班,適合我們的班級特色。
-
03製作看板。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計算方格數量。藉著畫方格,培養學生工具使用能力與小組合作能力。
-
04走訪校園,感受環境色與看板的顏色呼應效果並拍照。
校園中的建築物形狀與色彩各不相同,學生們思考隊形與數字如何排列安排能呈現出好的畫面。
-
05分享與討論何宜顏色的配置。
學生能注意到不同環境有不同的背景顏色,搭配同樣的班級數字看板,呈現出的畫面是什麼效果?是調和的?還是衝突的?並思考不同的環境適合什麼樣的色彩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