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生活中的比例

核心概念
  • 能主動測量換算成比例,並比較差異。
  • 能發現物件與物件之間合宜的比例關係,透過測量確認且感受身體與物件間因比例關係產生舒適的美感。

課程概述

比例在生活運用廣泛,多隱藏在生活物件及空間中。引起動機的分組活動,讓各組學生在 8 個相同大小的玻璃杯中,注入不同高度的清水,運用敲擊發出聲音,找到音階的比例,從聽覺上音階的準確認識比例,連結到實驗課程的主題。 本次課程主題提供二次測量活動,分別為測量 5 種椅子和桌子,自己身體為比例,找出適合自己的桌椅高度,並且換算成比例。
比例是一種相對關係,藉由測量及實際體驗,讓參與課程的學生能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適切舒適的比例,形成身體上舒適的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從比例的定義、現在生活事例及黃金比例的發現介紹比例形成的美感。

2.從玻璃杯中裝水敲擊音階的實驗,發現水量和玻璃杯產生的比例關係。

3.以自己的身高為比例,測量五種造型的椅子和桌子,自己試坐產生感受,記錄比較選擇合宜者。

4.運用黃金比例的概念,思考黃金比例的意義和自己對美感的關係。

5.腳踏車騎乘時調整座墊高度和比例之間的關係。

6.綜合以上活動心得,上台發表分享對合宜比例的看法。

教師課後省思

  1. 計畫是理想,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起始點不同,七年級認識色彩要更落實,以免銜接課程花費許多時間在幫學生複習基本分類。
  2. 普遍而言,男學生需要更多時間在色彩的感受上學習。對於衣服顏色的選擇有固執在藍色和黑色的傾向,覺得適合的顏色就是這樣,不願意嘗試;女學生對顏色的接受度較寬容,偏執在某些顏色的現象也有,不過,測試活動進行後,老師再協助一次,會接受測試的結果。
課程規劃
  • 01
    比例隱藏在日常生活中

    教師導入合宜的比例與不合宜的比例,生活中出現的例子,學生回溯自己的生活經驗。

  • 02
    隱藏的比例之玻璃杯敲擊音階

    學生可嘗試敲擊樂曲確認音階的準確性。

  • 03
    自己的身高和椅子的比例關係

    椅子坐著時先感受高度是否舒適,記錄自己的感受,再將身高和椅子高度換算成比例,紀錄學習單上。

  • 04
    自己的身高和桌子的比例關系

    教師提問學生對桌子合宜高度的感受和不合宜的感受。

  • 05
    黃金比例vs.身高和臉

    思考自己身高的比例如果換算成黃金比例,會比較美嗎?

  • 06
    發現比例關係發表

    教師以ppt說明設計師在設計桌椅時會考慮的人體功學原理。提出疑問或回饋。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