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質感 生活

核心概念
  • 理解甚麼是質感,不同的質感會帶來不同的感受,質感可以帶給我們美的感受,使我們的生活美化
  • 培養生活中的美感,達到美感教育所欲達成在生活中重視質感,活出有質感的生活

課程概述

在經過美感教育幾次研習課程後,在和共備學校的幾位老師討論,此次美感教育主要以質感的發現及探索為主,本次的課程計畫以初階的發現為主。在第一節課更改為實作課程,刪除一節視覺賞析比較的課程,希望同學們藉由做中學,加強質感的印象及體悟,藉以把視覺的美感加強內化,加強後面課程上讓視覺美感轉化為生活美感,達到美感教育目標,第二節的授課中,課程目標為同學觀察質感及進一步對質感課程的探索,同學們將觀察各種不同的質感,說出不同質感的特色,並發現不同的質感帶給我們的感覺,對質感有感覺,注意到生活周遭各種物品有不同的質感。三,四節課的課程目標為進一步感受質感, 同學們將運用不同的感官,體驗不同的質感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包括視覺觸覺及味覺,各種質感有不同的美感,同學們將用心體驗不同的質感並分析探討細膩的質感感受。五,六節課標則嘗試在生活中設計運用,嘗試做不同質感的運用。不同的食物,設計用不同質感的容器來表現所想要的風味,企圖在生活中尋找質感所在並作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得運用,使生活變得有質感,在生活中體驗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 認識質感:同學們將認識什麼是質感並注意到生活中有許多不同質感的存在
  2. 對質感感興趣: 同學們將發現不同的質感有不同的樂趣及美感
  3. 質感的美感:注意到質感會讓人對物體有不一樣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大致教學過程順暢,同學們也很有興趣,很積極的投入,第一節質感實作的部分屬於比較實驗性的課程,學生須思考如何表現質感及嘗試做出質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但因重點在於生活的連結,不在於視覺表現,而且不想給同學壓力太大,希望同學保持對質感的探索及興趣,所以鼓勵同學們用於嘗試製作質感,並不要求美感的呈現。上課過程中的食物的保存倒是投入不少心力,因學校鼠輩橫行,每次上完課得花時間好好細心收拾,是比較麻煩的部分,只得增購一些收納盒因應食物的存放

課程規劃
  • 01
    認識質感

    認識質感:介紹質感,欣賞不同質感的作品

  • 02
    質感密碼

    讓同學討論感受不同的質感並對質感覺得有趣

  • 03
    質感大數據:收集各種不同的食材(可用),互相分享

    用不同的感官體驗質感,加強對質感的印象及樂趣

  • 04
    質感大風吹:要同學討論並比較同樣物品,不同質感帶來的感受

    了解同樣的東西,質感不同,感受就會不同

  • 05
    設計如何表現質感

    嘗試將對質感的感受設計表現出來

  • 06
    欣賞討論食物用不同質感的容器乘載及加以裝飾過程所帶來的美感

    將對質感的感受設計表現出來並互相欣賞討論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