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希望學生能從生活中小小的事物開始感受,覺察和注意生活中的構成,在本單元設計中,著重發現生活構成的美,所以在一開始的課程,先從探討生活物件入手。在我們生活的日常,到底是由哪些事物構成的?我們如何選擇?
在活動中,透過練習中循序漸進帶領學生發現構成,從探索學習到抽象的大量訊息不再是分解的文字,而是可以依照其內容理解成一個一個的幾何區塊,再依照每個區塊的輕重緩急、從屬關係安排在一整體之中。
最後的課程中除了檢討、欣賞彼此作品,更透過分享,談到構成的美感運用,思考不同案例之構成形式,思考哪樣的構成更能具有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 發現並感受生活構成的美感。
- 思考構成在生活中的影響,對日常構成有所感受與感知。
- 從理性的思考構成內容,進而轉化成情意的構成美學。
教師課後省思
此課程為跨領域與英文課程結合,關於單字及內容部分需要英文老師協助前置課程,學生剛開始多半卡在不知道英文名稱如何拚,需多花了一點時間查資料。美感課著重在將文字當作元素與圖案構成,關於英文使用與單字運用,在英文課程先上有助於提供學生素材,能讓美感課程進行更順利。 而因為課程為期六堂,菜單過於複雜的設計可能會將時間拉長,因此考量以簡單的明信片牌卡構成作為操作練習。
課程規劃
-
01發現構成-你會排列(knolling)你的物品嗎?
放一起看看、一起放看看
-
02探索構成1- Kit整體的拆解與重組
以美感學習工具開場,習作與討論何謂構成。
-
03探索構成2-Kit將生活物件(食物)類比為紙片進行重組
咖哩飯=咖哩+白飯+菜+漬
-
04分析構成-各國菜色圖片分析構成
提供五個國家菜色,各組分析色彩與比例構成元素
-
05運用構成(菜單)-色彩區塊構成VS菜單相關單字與字型
運用分析的色塊比例與字母製作簡易菜單區塊構成
-
06分享構成思考-學習歷程記錄與經驗分享
觀察與思考同樣的元素、不同組別的構成菜單的差異性? 哪樣的構成更具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