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次以比例為基礎、以構成為主的課程,從一開始透過觀察環境中的中午便當菜色與搭配感受引導學生思考美味與美感,接著提出為何高級餐廳和我們的便當不同呢?差異在哪裡,利用問題讓學生產生思考,接著從單一食物與食器個別造型的分析、兩者的組合嘗試、到後來多種食物元素的搭配、配件的挑選…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讓學生從實際的討論與操作中了解食物與器物的立體構成。
美感預期成果
食物是最貼近學生的議題,此次課程從生活中出發,以原本美食引起動機,利用構成原理將食物打造成煥然一新的感受。
在六堂課中,從一開始單一食物與器皿的搭配,擺盤範例、構成解說…慢慢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練習食材配料的構成。過程中除了實際操作,最重要的是教師所拋出的各樣問題,讓學生透過腦內思辨的過程確立自己的想法,建構出小組獨特的擺盤創作。最後以各組互相觀看、互相評語的方式,看見大家不同的創意與用心作為借鏡,並詢問未來之可行性。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自身環境感受低落,無法立即提升自我美感認知。
2. 學生實作擺盤,仍偏向傳統桌菜擺盤方式,需加強引導,方能達到效果。
-
01發現周遭食物擺設
透過觀察中午團膳中的食物擺設與色彩,引起學生動機及解構學生對於食物的想法。
-
02探索食物與盤子色彩搭配
嘗試搭配單一食物與盤子色彩搭配。
-
03探索食物構成美學
透過範例展示,與構成基本原理講解,將學習遷移至盤中的構成搭配:從著名的“對稱早餐”到各大廚的擺盤創作,讓學生來討論器皿上的構成。有對稱的 古典美學、有平衡的現代美感、主從關係凸顯焦點、分割邏輯…等等,靠著食物的擺放位 置、醬汁的裝飾、小細節的點綴…打造新的美・食饗宴。
-
04實做器皿與食物的搭配
以學習單讓小組討論要探索的主題,透過手繪先搭配,決定購買物品以及相關工作事項。
-
05分享美食美照
完成美食器皿的搭配後以報告形式,在展示各組的《美・食饗宴》照片之同時,小組 分享在擺盤上運用之構成原理,台下以各組互評與教師評分之方式完成意見回饋,並票選 出整體造型上最合宜的前三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