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校園遊戲「構」gogo

核心概念
  • 介紹由點、線、面所構成以日常校園美景生活中的和藝術家作品為例作介紹,如: 學校中的建築、美景、事物、校園地圖、台灣街道等和藝術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紅黃藍的構成》、《百老匯爵士樂》及整理藝術,來說明構成的差異與帶來的感受,從能開始有感於點、線、面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隨處可見。
  • 從攝影構圖法來學習平面的構成美感方式,在教學簡報中,分析不同的構圖會呈現何種感受,並請學生以學習到的構成方式,在校園中拍攝下具構成的美感構圖。以外在形態為標準或者框架來完成取景,也是攝影構圖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技法。指導學生5構成方法:三角形構成法、框架式構圖法、垂直構圖法、水平構圖法、曲線構圖法等。
美感知能
  • 著重在平面的探索,認識藝術家用點、線、面的元素來創作構成的作品介紹其技法(如:秀拉、梵谷、阿伯斯、席德進、蒙德里安、整理藝術、攝影構圖),依照以上藝術家所學的技巧運用並完成學習單的構成體驗,延續前幾節課程的統整學生對排列和構圖的運用,方始構成的美感不失焦。
  • 指導學生運用攝影構圖的取景技法用黑色奇異筆描繪在透明片上描繪景色。
  • 使用繪布顏料在帆布袋上,圓頭細筆畫細節處,大塊面形則用平圖筆完成塗刷,注意一下整體構圖位置是否恰當適合,在用平塗筆和細圓筆刷上畫布料專用顏料,就完成啦~請學生分組上台發表及經驗分享時間。

課程概說

課程將帶領學生分組去觀察日常校園生活中的建築物、常見景物、生活用具等造形的輪廓特徵,並將其的外型,經由點線面的分解簡化,重新構成一個個有秩序的構圖造型,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圖樣的平面造型符號,利用單純的面和簡潔的色彩,從造形複雜、顏色多樣的物象,強調出原有造形的特徵,構成簡明清晰的圖形,建構學校獨特美感課程。
為自己的帆布袋設計圖案,思考學習要如何運用點、線、面的構成達到有美感的造形,能營造出構成的美感並呈現為視覺效果,讓具備構成的美感造形躍然於作品中,呈現的方式多樣又具變化,為自己設計一個具美感構成表現又獨一無二的帆布袋吧!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從自身的校園生活環境中藉由課程,發現和探索「構成」的美感。

2.學生能觀察、探索校園生活美景並運用點、線、面元素融入到實作中,從中體驗構成的美感,對構成在平面空間、構圖、布局上的關係及帶來的感受能有基礎的理解與感受。

3.學生能嘗試運用生活中的材料,發揮想像力及創意,完成帆布袋上具校園構成美感的創作。

 

教師課後省思

這次的美感課程【校園遊戲「構」gogo】,是東仁學子對校園的構成美感深度探索之旅,先從思考平常在學校裡那些屬於點、線、面的元素和構成,例如遠方的樹葉像點聚集成面、門上的手把是點、再去玩點線面的構成造型。旅行當然少不得拍照,在課堂上以攝影的構圖取景嘗試以不同角度去欣賞觀察的美好校園生活環境,希望藉由尋找校園內「構美」與「不構美」的構圖技巧,讓學生探索校園空間中已存在的構成美感,及善用切景凸顯主題構圖。

教學過程中發現簡化造型這一環節學生表現力別突出,學生們能學習利用單純的面和簡潔的造型,從校園造形複雜、顏色多樣的物象,強調出原有造形的特徵,構成簡明清晰的圖形。例如:東仁校門建築物幾何式簡化、東仁學校LOGO設計簡潔且獨具創意,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東仁校園圖樣。

最後使用繪布顏料將構圖簡化學習單畫在帆布袋上,大塊面形平塗刷的表現上需要再多示範刷圖的技巧,相信作品完整度會更讚,看到已經有學生很開心的使用自己創作的袋子,且聽到學生回饋他們很期待和開心地聊著每一次的美感課程活動內容,讓身為教學者的我真的很高興,希望這六節美感教育不但是一種素養教育,也是一種提升孩子自信心養成的旅程,未來也希望學生們在生活中繼續發揮美感的影響力。

課程規劃
  • 01
    校園中的構成有哪些?

    介紹由點、線、面所構成以日常校園美景生活中的和藝術家作品為例作介紹,如: 學校中的建築、美景、事物、校園地圖、台灣街道等和藝術家席德進《蹲在長凳上的老人》、蒙德里安的作品《紅黃藍的構成》、《百老匯爵士樂》及整理藝術,來說明構成的差異與帶來的感受,從能開始有感於點、線、面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隨處可見。

  • 02
    攝影的構圖遊戲

    1.從攝影角度的構圖法來學習平面的構成美感方式,在教學簡報中,分析不同的構圖會呈現何種感受,並請學生以學習到的構成方式,在校園中拍攝下具構成的美感構圖。2.以外在形態為標準或者框架來完成取景,也是攝影構圖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技法。指導學生5種構成方法:三角形構成法、框架式構圖法、垂直構圖法、水平構圖法、曲線構圖法等。由於不同的構圖方式對畫面會有不同的影響,將分類舉例來為學生詳解。

  • 03
    構成的校園取景

    稍微回顧第一二節課的構圖原理和學習內容,介紹攝影家建築物作品將學生分為五組,到校園中探索構成的攝影體驗,尋找校園內「構美」與「不構美」的構圖技巧,讓學生探索校園空間中已存在的構成美感,及善用切景凸顯主題構圖,請學生依照延續前一節課的排列和構圖各組的主題進行透明片描繪取景創作,用黑色奇異筆描繪好後,可在加上圓點貼紙加入點的元素,方始將第一節課和點、線、面與第二節課攝影的構圖法做一個連結統整後的構成美感。

  • 04
    構成的有機造型、幾何造型

    生活中有許多平面造形構成的作品,藝術家和設計師運用巧思,讓美的造形躍然於作品中,呈現的方式多樣又具變化,精采萬分,美不勝收,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的美好吧引導學生用簡化的形狀來練習完成相對應的詞彙,並以視覺表現其感受,例如有機造型和幾何造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完成後各組發表想法。

  • 05
    how簡化校園美景

    從校園美景幾何化簡化、日常文具用品造形簡化等等,引導學生經由簡化練習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圖樣。生活、藝術中尋找自己有興趣的事物,除了繪畫表現外,許多圖形經由點線面去簡化,就能將生活中的物品做造形構成設計。如校園中建築物、文具用品等,指導經由簡化方式,學生學習利用單純的面和簡潔的色彩,從造形複雜、顏色多樣的物象,強調出原有造形的特徵,構成簡明清晰的圖形。例如:校園美景幾何化簡化、東仁學校LOGO、書包校服、校園地圖、書桌上常見文具用品造形簡化等等,經由簡化運用點線面等元素,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東仁圖樣。

  • 06
    構成的美感作品

    指導學生將第5節課完成的構圖簡化學習單繪製在帆布袋上與學生成果發表,使用繪布顏料在帆布袋上,圓頭細筆畫細節處,大塊面形則用平圖筆完成塗刷,注意一下整體構圖位置是否恰當適合,在用平塗筆和細圓筆刷上畫布料專用顏料,就完成啦~請學生分組上台發表及經驗分享時間。

陳盈帆
雲林縣立東仁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雲林縣立東仁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