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如何透過擺盤,讓營養午餐變得色香味俱全?
首先,運用KIT操作,讓學生知覺抽象思考的方法與關聯性,讓學生收集營養午餐擺盤案例,分組討論如何擺盤,以瞭解透過整理、分類、歸納體會立體構成的美感,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討論出營養午餐排盤的原則和技巧,例如:食材堆疊的先後順序、乾與濕的食材要分開或混合等。
接著給予學生不同比例(量)的限制,讓學生了解食物的美感與比例、結構、色彩、構成、質感的連動關係,例如咖哩飯的咖哩和飯的比例等。此外,學校營養午餐需自備餐具,學生會想準備什麼樣的食具來盛裝呢?可以準備陶瓷、漆筷等食具,提升營養午餐的整體美感。
最後運用學校營養午餐的食物進行實際的擺盤,將學生在校很倉促而簡陋的用餐環境,練習運用立體構成的方法,可以創造生活美感品味的提升,回到家中也能練習呈盤方式,並在「實踐國中美感教育」臉書社團上傳照片分享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覺知立體構成的美感要素。
- 學生能分析各國中小學學生的營養午餐所呈現的立體構成美感要素。
- 學生能運用校內營養午餐食材進行合目的及合宜的立體構成擺盤。
- 學生經歷並分享營養午餐擺盤之美。
教師課後省思
此課程對於學生而言非常實用,從一開始的美感解析,學生即非常投入問題討論,並提出美與不美的觀察心得。
接著解析便當擺盤格線,有男生表示,原來要讓便當看起來好吃,要從格線秩序開始,他以前都是把食材亂疊成一堆。
從食材開箱到我們與餓的距離,學生學會食材色彩的搭配與盛盤的構成和比例關係,漸漸建構出擺盤的方法。
最後請學生在中午用餐時間,實際以營養午餐進行擺盤練習,學生均能實作出具有立體構成美感的便當擺盤
課程規劃
-
01這樣構美嗎
介紹各國中小學學生的營養午餐,分析立體構成美感元素。
-
02構美與不構美的原因
食材圖卡擺盤體驗,引導學生分析食材特性與美感要素。
-
03構美與不構美的改進
以學校營養午餐為元素,思考並討論如何透過擺盤,提升營養午餐美味好感的計畫。
-
04好構成的美感分析
設計思考繪製營養午餐擺盤設計草圖。
-
05營養午餐試構
實際應用食材進行營養午餐的擺盤設計體驗。
-
06有構美的營養午餐
小組同學進行營養午餐擺盤及餐桌擺設,並進行各組美感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