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陳列的結構_當達文西遇上杜象

核心概念
  • 結構構面的美感
  • 構成展示的美感
  • 整理與總結學習的階段

課程概述

起源於學生累積兩年半的作品,問著他們有學到些什麼?上課間有發現到他們能拿著作品,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能把看到的、感覺到的、聯想到的、延伸想要做的,寫在作品上面。覺得可以試著讓學生學習結構與構造的構面。討論哪一種陳列會是美的方式。清楚的陳列在分組的桌面上,讓學生兩年半的學習,做一次整理與總結。
以結構的構面為主,利用三張硬卡紙來作為展示版的大小。總面積需要組合,這兩年的作品與討論的設計過程,先以草圖與模型來試驗結構的穩定性,及重複單一元素之美,及合宜的組合。設計的限制在於如何能張開立起來並且陳列給自己與觀眾觀看自己創作的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應用結構美來表現展覽版的組成平面與穩定性。
  2. 能應用構造美來進行展覽版的組成穩定性。
  3. 能參與藝術活動,增進美感知能。

 

教師課後省思

初心是想要讓學生把累積兩年半的作品,跟展覽作為聯結,而進行課程時,還是覺得學生想要放大到可以展覽的面積,操作上的確有困難,對於結構的內容並不能在短短的六堂課程,了解這樣的轉換,但是結構構造的部分真的是很有必要讓學生在美感構面及科學實作上,有所體驗。

以結構為主,利用卡紙,了解構造可以產生的作用,及固定面積之下,可以加上哪些結構可以產生結構穩定、承重負荷的立面,單一重複的元素可以帶來怎樣的組合,哪些是需要加強的結構,使用哪些方式可以不被看到,並且增加結構的強度作品。

邊做邊修的課程,更接近真實的教學狀態,常常在事先預想好的教案上,發現問題,修正時間雖然短,但是可以把關鍵點使用在教學上,每堂課程都像是一場預設好環景的冒險,雖然變化多端,有所依據,就像是使用了牌卡的小傑(獵人卡通人物),突破了瓶頸,就產生美感的體驗。

課程規劃
  • 01
    卡卡疊疊串串樂

    用兩腳釘或是開洞的方式將物品與物品之間串連起來。如何呈現重複單一元素的美感,在平面當中可以不同時間出現,也可以同時出現陳列架的組合方式。

  • 02
    關聯的排列與組合展板

    觀察桌腳的設計,將組裝的內容可以看到哪些可以組裝的方式了解有效卡榫的方式。

  • 03
    不易脫離的連續形

    三張卡片的平面組合使用交互的垂直構成,紙張有點彈性的薄材料,組合的切面。基礎單位形狀與切縫法。組合的方式以本身組合數量方法來創造出版出的版型。以分組的方是思考與動手做。

  • 04
    穩定的結構組合

    三張卡片的平面組合使用交互的垂直構成,紙張與透明的塑膠版有點彈性的薄材料,組合的時候製城的切面。基礎單位形狀與切縫法。垂直交叉、側面組合。做穩定的性的結構可承受作品的重量。

  • 05
    展示出美的構成

    三張卡片的平面組合使用交互的垂直構成,紙張與透明的塑膠版有點彈性的薄材料,組合的時候製成的切面。基礎單位形狀與切縫法。處理做穩定的性的結構可承受作品的重量。

  • 06
    說說大師想什麼

    大張紙的平面組合使用交互的垂直構成,紙張與透明的塑膠版有點彈性的薄材料,組合的時候製的切面。基礎單位形狀與切縫法。垂直交叉、側面組合。做穩定的性的結構可承受作品的重量。書寫的資料能一起設計在版面上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