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魔影花窗格

核心概念
  • 認識藝術鑑賞中的重覆韻律美感
  • 幾何形狀的概念設計
  • 欣賞花窗線條虛實間的美感
美感知能
  • 藉由介紹老屋花窗的歷史及圖騰寓意及製作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社區中鐵花窗的排列組合,竟將其記錄下來
  • 觀察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同樣運用重複及排列組合的美感,嘗試紀錄並欣賞分享其美感

課程概述

玉井在地除了有豐富的芒果農物外,更有濃厚的歷史文化痕跡,噍吧哖事件更是學生從國小求學階段就認識的一段在地過往歷史。除了讓學生了解在地歷史,更想藉由課程讓學生觀察體驗在地細微的美感景象。玉井地區有許多蜿蜒的小巷弄,巷弄間的老屋,仍保留許多時而銳利時而柔和的線條—花窗。希望藉由本次美感構成構面,引導學生留意身邊美好事物,並從花窗的構成中認識對稱、連續等排列組合,感受其產生的韻律美感。並嘗試在方格紙上構思,於畫布上雕刻鏤空,產生新的花窗格,再置於窗邊感受它和光與影間的變化關係,從中探索構成美生成的過程及美感景象。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夠發現生活中的構成美感。
  2. 能夠感受虛與實間的美感。
  3. 能夠嘗試運用合宜的構成美感搭配。
  4. 能夠了解關心在地文化。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繪製設計圖時需提醒學生實虛線條及外型的佈局,避免原先規畫實線或實心範圍因切割而簍空掉落。因在課堂中重複提醒,仍有學生作品發生此現象,但也能因此從錯誤中學習。
  2. 材料使用畫布切割,如切割面積較大,作品容易產生四方拉力不足而有軟塌現象。建議切割時靠近四邊木框部分仍可多保留。
  3. 學生在最後一堂課對體驗花窗線條與光影間的變化感到驚奇,從實體線條轉化為影子,學生分享看見自己的作品呈現出光影變化,有種浪漫的感受。
課程規劃
  • 01
    能夠認識花窗歷史文化及製作過程

    教師介紹花窗的歷史、圖騰寓意及製作過程… 等,並引導學生觀察社區環境中的花窗構成。

  • 02
    1.能夠觀察社區裡的花窗構成圖案並記錄之 2.能夠欣賞花窗的構成美感

    學生於課堂分享其觀察的花窗圖案,並藉由教師引導其欣賞認識對稱、放射…等排列組合所產生的構成美感。

  • 03
    能夠運用上一堂對美感構成美的認識,以生活物為題材運用線條創作單一圖案

    複習上一堂的構成美後,引導學生以生活物為題材,並藉由方格紙的格線引導,創作單一圖案。

  • 04
    1.體驗重複韻律的構成美感 2.欣賞虛實間的美感

    將上週單一圖案運用重複的手法,將其排列組合描繪至畫布框背面。並將鏤空處雕刻下來製作成花窗格。

  • 05
    1.體驗重複韻律的構成美感 2欣賞虛實間的美感

    將上週單一圖案運用重複的手法,將其排列組合描繪至畫布框背面。並將鏤空處雕刻下來製作成花窗格。

  • 06
    能夠發現構成美感與生活的結合

    將完成的花窗格擺放於教室窗邊,是一場展覽,更是與光影結合的氛圍。教師引導學生感受花窗格與光影間的虛實構成美感,並運用樹狀圖聯想文詞,記錄成花窗格小語,並相互分享。

吳儲宇
臺南市立玉井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南市立玉井國中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