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Thank You, Color!

核心概念
  • 合宜色彩配色及色彩取捨概念
  • 色彩與物品間的合宜性
  • 色彩與情感間的關聯
美感知能
  • 透過色彩課程的引導,觀察自我生活物件,分析並找出自我的常用色
  • 觀察生活周遭環境色彩配色,色彩的搭配,給人怎樣不同的感受。觀察並感受內在情感、情緒的變化,並與色彩作連結,嘗試運用樹狀圖整理文字敘述或形容詞描述之。

課程概述

「我們每天生活在多采多姿的世界中」,這句話透露著色彩是隨處可接觸的、是看見事物的第一印象,在視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從觀察周遭環境場所或日常生活文宣…等,不免發現大多人們非常喜愛使用艷麗的顏色、高明度高彩度的配色來完成一個場域或一件作品的色彩包裝。希望藉由美感教育配合構面的規劃,帶著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去探尋事物、體驗生活、省思生命歷程,進而發展出自身適切的美感。因此課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從自身日常事物去探索色彩,認識濁色系低彩度的配色方式並發現色彩搭配合宜性的重要。轉而發現搭配的方式並非只有多彩豔麗的選擇,最終聚焦省思所處環境的美感及自我的內在美感。最後教師搭配校內感恩月活動,引導學生感謝的情感,並將其合宜配色經驗呈現於感恩小卡中,書寫感恩小語,搭配校內五月感恩月的活動,引導感恩之心送給想感謝的人。

美感預期成果

透過對自我常用色的分析及低彩度濁色配色的理解,了解色彩配置並非只追求鮮豔或多彩,而是也有簡單配色、低調調色的方式。藉由濁色的調色及配色體驗,找到更合宜的配色方式外,更能認知體會與無形的內心情緒情感的關聯,內化屬於自身適切的美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低彩度色彩的普遍印象是髒髒的灰灰的,在日常常用色中也顯少以此色調作搭配。透過色彩學對低彩度的認識,配合實際作品搭配作例子,更能瞭解其配色氛圍。

課程規劃
  • 01
    能夠發現觀察,並分析自我常用色

    請學生從自己的房間、包包、衣櫃…等選出6件常用的物品,帶至課堂中。透過色票的運用,找出自己常用的色彩,並記錄下來。

  • 02
    認識低彩度配色

    教師介紹色彩比較。以生活常見的配色方式作品(例:多彩、極度艷麗)與簡潔、彩度低(濁色系)配色作品做比較,帶出合宜色彩搭配的重要性。並與上周所產生的自我常用色色票作省思。

  • 03
    1.能夠運用水彩技法調出低彩度色彩 2.能說出色彩與情緒、感受間的變化

    學生由第一堂課色票所產生的自我常用色票中,挑出五種顏色,練習將其運用水彩調整成濁色系(亮濁色或暗濁色皆可)的顏色,產生自我濁色色票。並分析色彩在彩度上的改變,感受上的改變是什麼?

  • 04
    能夠找出合宜的色彩,並相互搭配,嘗試色彩取捨與搭配

    配色九宮格萬用小卡(一) 學生在一14cmX21cm長方形水彩紙中做簡單的畫面分割,並嘗試從上周自我常用色票中選出3色,嘗試取捨色彩,並配色平塗其中。

  • 05
    能夠發現色彩與情緒情感間的關聯

    配色九宮格萬用小卡(二) 教師引導學生感謝的主題氛圍,學生同樣在一14cmX21cm長方形水彩紙中做簡單的畫面分割。這次不採用常用色配色,而是找尋心中具感謝、感恩情懷的低彩度色彩,就前幾周的配色練習,嘗試運用3-4種低彩度色彩做出全新的一組配色感恩小卡。

  • 06
    能夠將色彩轉化為感受,並將感受書寫下來

    將上週的˙感恩小卡,運用色彩與文字間的連結,表達感謝之意,並運用樹狀圖書寫感恩小語,傳遞給想感謝的對象。

吳儲宇
臺南市立玉井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南市立玉井國中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