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點線面構成練習-八年級

核心概念
  • 使用色紙及幾何圖形操作美的形式原理,如:點在重覆出現時可形成線條,有時更會成為塊面及圖形。生活上的現成物與點、線、面的連結及其材質的特性產生可種線性的可能,如:直、彎曲、粗、幻等不同的樣貌,而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 「Less is more」:學習將元素「化繁為簡」,運用物件自身原初的樣貌結合形式的排列與搭配,透過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學習「少及是多」的概念。
美感知能
  • 能運用格點將色彩顏色相互搭配配置,能考量幾何造型和整體色彩配置符合美的形式原理。
  • 能運用繩結的編結,結合物件元素從平面到立體的操作。

課程概說

在設計109學年度課程時試著「以生活為題,美感探索為歷程」的學習,從國一到到國三縱向及橫向的探索,讓學生重新感受生活中美的存在與可能。國二上從生活材 料中的點、線、面切入,結合色彩和構成的概念,感受材料組合的趣味和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結合物件元素從平面到立體的操作。
  2. 作品的建構能將元素「化繁為簡」並運用多樣物件結合形式的排列與搭配成具美感的樣貌。

教師課後省思

點線面構成練習從抽象畫的元素分析及元素的拆解,過程中學生能更清楚看見元素和物件中的關係和連結,透過空間中線的移動及感受,再回到單純抽象線的組合時,能更清楚線在平面和空間中的關係。

課程規劃
  • 01
    § 能觀察報紙、雜誌中的行、列距及面的運用及搭配。§ 能觀察他人作品試著找出其中之規律性。

    § 使用有色麥克筆,讓學生區辨出文字、字的間距及版面面塊的大小安排。§ 欣賞蒙德里安的《構成 Composition》系列作品,討論色塊與格線間的關係。

  • 02
    § 能使用格線、單色及點、線、面元素排列出具有美的形式原理概念的圖案。§ 能使用格線、色彩、及點、線、面元素排列出具有美的形式原理概念的圖案。

    § 延續上次蒙德里安的《構成 Composition》系列作品,討論色塊與格線間的關係。 § 製作學習單,學習單中每一小練習區塊提供格線,可供學生在操作點、線、面元素排列時使用。

  • 03
    § 能將上一次的作品做元素的簡化。 § 能感受元素與色彩的搭配構成視覺上的平衡及心理上的平衡。

    § 欣賞康丁斯基、克利、米羅作品中,元素與 整體關係的討論。 § 製作學習單,學習單中每一小練習區塊提供格線,可供學生在操作點、線、面元素排列 時使用,此次作品中要將上一次課程中的作品加以簡化,並依照其畫面調整元素間的間距。

  • 04
    § 能欣賞並學習繩結編法練習。 § 能將不同大小現成物組合具美感的排列。

    § 繩結的編結如同在平面紙張上的練習,依著基準線有規律的做編結可直向縱向的擴張原 來的基本型。 § 繩結的編結搭配不同生活物,練習美的形式原理。

  • 05
    § 能欣賞空間中不同類型物件組合的裝飾及生活用品。

    § 從身體動態感受點線元素在空間中的可能性。 § 運用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和飾品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 思考從平面到立體構成與教室環境的結合。

  • 06
    § 能結合物件元素以平面或立體方式創作。 § 能觀察並試著覺察物件與環境的關係。 § 能試著感受布置前與後的差異。

    § 將學習單中的概念製作在教室環境中。 § 要求拍攝並學習觀察製作前後對於整體環境影響的差異。

鍾宜智
苗栗縣立西湖國民中學 教師

曾任教於苗栗縣立獅潭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