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再造

核心概念
  • 欣賞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再利用設計作品,思考設計物也是可以兼具環保與美學的。
  • 激發同學的創造力思考
美感知能
  • 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的「構成」物
  • 物與物的切割工具使用、接合的專業技巧

課程概說

教學目標:
1.教師介紹各類型再利用的藝術創作和設計物,引導同學將身邊的廢棄物,運用巧思,進行再利用。
2.蒐集廢棄物:
學生看過老師介紹的再利用的藝術創作和設計物,蒐集身邊1~3種的廢棄物品。
3.分組討論:
將廢棄物帶到學校與老師討論物品重組的可能性,師生共同腦力激盪。
4.描繪設計圖:
同學討論物品材質與組合的方式,並且繪製設計圖,最後決定可執行的設計方案。
5技術指導:.
物與物的切割工具使用、接合的專業技巧,會諮詢業界講師,克服困難。
6.「再造」設計物的創作執行:
分組合作執行廢棄物的再生「再造」。
7.作品呈現與欣賞
作品展現於學校公共區域。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有更進一步的環保、再造、美感體會。
  2. 學生的「再造」設計物的展現,學習到物與物的構造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課程於第三次上課,應增加4節「物與物的結合-樹枝相框練習」課程,因為讓同學具備基本工具使用能力,可提升此次自由創作能力。

第一節:切割練習:切割工具介紹、鋸子等工具使用、鋸木條、樹枝實作

第二節:修邊練習:磨砂工具介紹、砂紙等工具使用、磨木條、樹枝實作

第三節:美感練習:物與物的結合美感討論、試組合

第四節:結合練習:電鑽、釘子 、鐵鎚、麻繩等用具使用介紹,樹枝木框組合

課程規劃
  • 01
    第一堂

    環保再利用設計物欣賞

  • 02
    第二堂

    廢棄物再利用的設計想法(初階設計圖)

  • 03
    第三堂

    細部設計圖

  • 04
    第四堂

    「再造」設計物的創作執行-切割技巧

  • 05
    第五堂

    「再造」設計物的創作執行-組合

  • 06
    第六堂

    作品呈現與欣賞

黃意珊
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