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漂~漂~漂~

核心概念
  • 了解力的傳導與平衡的原理,如懸臂量的支撐原理。
  • 認識力學平衡的基礎概念。 
  • 知道材質特性不同的構件如何組成結構系統,了解合宜的結構配置。
美感知能
  • 能使用工具,知道如何將鋁線折彎、折方等技巧。
  • 運用結繩的技巧並將繩藝運用於木框中。
  • 能挑選合適的自然素材與人工材料結合,做出有空間感的立體作品。

課程概說

本課程設計以「結構」為教學核心,首先透過木偶人偶模型托起空氣鳳梨的表現方式,觀察「支撐力」的多元表現。運用可塑性高的鋁線,嘗試以捲、繞、纏、勾、掛等方式,探索可支撐空氣鳳梨的空間結構。接著挑戰以軟性線材(棉線、麻繩)與木框,用編、織、綁、打結等方式讓空氣鳳梨懸掛於空中,進而欣賞結繩與空氣鳳梨的線條之美。最後,結合軟、硬材質的媒材,如:木環、竹製繡框、玻璃瓶等,將棉繩透過打結形塑可承載植物的空間結構,也讓學生了解支撐結構在生活上的運用與美感表現。
空氣鳳梨的栽培不需要土壤來吸收養分,品種多且容易照顧,很適合用來綠化校園,學生能根據其造型創意發想承載的量體。因為重量輕,在結構上須考量順應其生長方向、反重力(支撐力) 、穩定且平衡等要素,從容易塑形、支撐的鋁線,逐步挑戰柔軟的線材,最後加上複合媒材的運用,期待學生能結合不同構面的美感形式應用於生活情境中。

美感預期成果

期待學生藉由材質探索、了解力的表現,從容易塑形的鋁線、張網加強結構密度(張力)、複合媒材的應用方式(承重力),由淺入深  地探索三種力的傳導姿態,並且將結構之美應用在生活情境中。

教師課後省思

結構課程能探索不同材質的特性與應用,需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不斷調整的歷程。每個人都有尋美的眼光和能力,例如:鋁線支撐架的高度標準達到後,學生會開始思考如何創作獨一無二的造型,一開始可能徒手折線,但發現使用工具輔助能讓線條更直、曲線更流暢,會逐漸將線條修正直到滿意為止。木作課程原本設計每個人製作統一的方框,但是學生發現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變成矩形,這是很棒的想法。在有條件的限制下尋找無限的可能,這就是創意!上保護油的時候,有學生要求使用紙膠帶做出幾何色塊與色彩變化,可見學生對美感的敏銳度逐漸提升。

課程由硬挺的鋁線創作到編織柔軟的棉線,需要克服不同力的問題,但學生的學習態度比想像中的積極!一條棉線或許鬆軟無力,但集合起多股線不僅增加強韌性,透過連結能編織成網,具有包覆性與承重力。完成的編織結構能美化、綠化環境,單一編繩能產生整齊有秩序的造型美感,複合編結能產生均衡有韻律的造型美感,讓學生能依據自己的能力與興趣自由發揮,實際應用在生活中。未來設計課程會著重結合在地特色,搭配行動載具與落實分組教學,鼓勵學生勇於大膽嘗試!

課程規劃
  • 01
    感知探索生活中的結構之美

    1.認識自然與人工的結構探索自然的結構,如:樹木生長方式,根部粗壯,樹枝由粗到細,不斷向上生長,進而開枝散葉。蜘蛛利用「絲疣」吐絲結網,不同的蜘蛛結網的方式各有不同,網中的「隱帶」造型也各具特色。 【參考影片-蜘蛛結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emRUSqgqw 探索人工的結構,如:西班牙建築鬼才高第 設計的「聖家堂」樹枝狀柱式,不僅支撐建 築結構,透過上方的分支來分散力的傳導。 2.\t離開地球表面 學生透過調整木頭人偶的關節,支撐起空氣 鳳梨離開地面且不會掉落。觀察力的傳導方式,如:抬、舉、托、掛….等。

  • 02
    漂浮吧~空鳳1

    1.了解鋁線的特性,如材質輕軟,方便造型且不易生鏽,可塑性強。 2.鋁線的工具與基本技法(彎、圈、纏、編) 3.\t學生挑選一株空氣鳳梨,依照其外型設計能支撐它離地15公分、不變形且具有美感的結構。4.分享創作理念及心得回饋。

  • 03
    漂浮吧~空鳳2

    學生挑戰軟性的線材,如蜘蛛結網方式,在矩形的松木框上依比例(單位自訂)做記號,釘入銅釘,透過結繩加固的技巧,依空氣鳳梨造型設計能支撐它不掉落,且具有美感的結構。

  • 04
    複合媒材結構

    學生挑戰異材質的結構設計,將棉線、竹製繡框、木環、回收玻璃瓶等不同質感的材料結合,透過繩結設計增加結構的張力與強度,透過軟性的線材連結支撐掛鉤的木環與承重的玻璃瓶,做出可懸掛長度45公分以內且具有比例美感的結構。將作品應用在生活中,加入植物點綴,探討結構均衡與空間比例的關係。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