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藉由發散的構成練習→一頁旅遊雜誌的構成分析→家鄉誌的構成創作三個階段任務練習,讓同學從任務中的討論與分享過程歸納出構成的美感關鍵要素。
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可見的視覺文化所符合的構成美感關鍵要素;分析現成的印刷品,理解構成的美感關鍵要素在平面設計上的運用。
透過主題式的創作任務,強化學生對於美感構面中的構成運用之經驗;結合介紹高雄特色景點為主題;完成一件以構成方面訓練為主,認識在地文化為輔的平面創作。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學生經歷過本次的美感體驗課程,能夠知道關於構成的美感關鍵要素,並且可以從生活中的各種視覺元素發現構成的美感;從歸納分析市面上的平面圖文設計實例中所運用的構成美感要素,進而將此運用在各種圖文排版的平面設計中。
教師課後省思
- 在觀看安妮新聞封面時,因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背景認知少,所以較難閱讀藝術家所使用的一些象徵性符號及圖像,教師需要再補充相關的資料讓同學得以連結。
- 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讓同學使用教師提供的創作媒材,部分同學因家中現有媒材的限制,完成的作業狀態不盡理想。教師在家鄉誌的任務之後又新增了運用手機或電腦可以操作的藝術家報告作業,透過第二次任務加強同學對於色彩、比例與構成美感要素的搭配運用。
- 在藝術家報告作業過程中發現,在電腦上編輯的狀況優於手機;運用 ppt 軟體製作狀況優於 google 簡報,所以如果藝術家報告的課程如果要在實體課堂執行,老師須考量同學使用設備的問題。
-
01發散的構成練習
1.介紹本學期美感課程的主題及練習構面。 2.單色紙分割相同大小,不可重疊排列於 A4 畫面 3.雙色紙分割相同大小,不可重疊排列於 A4 畫面 4.\t單色紙分割不同大小,不可重疊排列於 A4 畫面 5.\t雙色紙分割不同大小,不可重疊排列於 A4 畫面 6.\t請同學分享在畫面上鋪排構圖的想法 教師引導同學從排列練習中歸納出『對稱的古典美學』及『平衡的現代美感』。
-
02生活中可見的構成範例
1.教師以生活中的圖文編排範例介紹『主從關係凸 顯焦點』、『格線的分割邏輯』的構成要素。 2.請同學練習用既有的圖文練習『主從關係凸顯焦點』、『格線的分割邏輯』的構成要素。 3.\t同學分享任務練習的成果。 請同學準備練習任務─『地方誌』的視覺圖像資料。
-
03一頁地方誌的構成分析
1.發給小組一張地方誌,請小組分析一張地方誌中須具備哪些元素,其中圖與文組合的大小分配關係與排列位置。 2.發給同學方格紙、描圖紙與麥克筆,讓小組討論一個最適合的 A4 跨頁地方誌圖文構成樣式。 請同學回家收集相關的照片及文字資料。
-
04地方誌構成創作 1
利用小組討論出的排版以紙本的方式構思個人蒐集到的圖文內容如何擺放。
-
05地方誌構成創作 2
運用手機或電腦完成地方誌的最終排版。
-
06小組分享
以組為單位讓同學分享小組在排版上的構思及想法,並與同學分享資料蒐集的內容與課程練習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