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百籽千尋

核心概念
  • 介紹藝術家石晉華「x棵菩提樹計畫」
  • 植物與建築:半畝塘,若山
美感知能
  • 透過植物葉片觀察,分析葉片質感:有絨毛否?光滑否?刺手否?
  • 植物種子蒐集,觀察種子結構,分析其構成方式。
  • 認識生活中種子的設計與運用

課程概說

延續上學期課程,仍以八卦山植物為觀察對象,進行植物課程設計。結合校內「萌盟」共備社群,發展植物課程。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實地觀察校園以及八卦山上植物。進行植物色彩觀察,辨析。葉片形狀描摹,色彩辨析。種子撿拾,觸摸種子,體會種子的觸感,觀察種子的外觀,生長結構,而後利用形狀、質感、構造等設計課程。繼上學期非常好色、葉葉越美麗之後,本學期將繼續「質籽之手」進行種子質感探索。期許融入學校特色課程,持續以植物為核心,透過本計畫之美感教育實驗課程,喚起學生對生活周遭環境的關心與注意。並觀察植物,進而發現季節的流變,關注生活的變化與美好。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每人完成一件紙相框;黏貼種子質感、構成練習

2學生能於學習單上寫出至少5種課程中認識的植物種子名稱與質感差異

3學生能於小書上記錄生活中季節流變時,植物的變化,與認識種子

4學生能在校園中撿拾至少7種不同質感的種子,完成排列

5學生能透過對植物的觀察,發現生活的美好與樂趣

教師課後省思

透過美感教育的參與,讓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成為真正的學習者,思考、設計教案的過程中,尋找課程發展脈絡。起始常為6大構面工具限制住,但幾期練習培訓後,在團隊的帶領陪伴下,教師對於構面工具從陌生到熟悉,進而在構面工具為基礎,發展更為活潑、適用校本為主的美展課程,進而發展跨領域課程,學校特色課程,由衷感謝美感教育團隊的努力與認真。

課程規劃
  • 01
    圓點點的構成

    利用圓點貼紙,進行排列設計,視覺設計構成

  • 02
    百籽千尋

    教師引導介紹種子造形之美,引發動機,學生書寫學習單

  • 03
    質籽之手

    實地踏查,撿拾蒐集校園植物種子,發現種子的型態與質感

  • 04
    執紙之手

    紙相框製作/紙的結構,從平面到立體

  • 05
    妙挖種子

    作品發表於校園中

羅睿琳
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 教師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