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課程從重組自己的臉開始,藉由重新安排自己的五官,並作出三種不同的嘗試,從中有沒有可能重組出自己最喜歡的臉?!來引發學生對構成的趣味性,並且是否能發現有美的比例原則存在,加上透過多看不美的的鬼怪五官做對照,來加深合宜的比例該如何調整,會有更明確的方向。接下來藉由工具板的物件擺放,分組進行,先抽出嘗試擺放的主題,再討論分享能不能構成出不同的風格畫面?
最後,由老師提供不同風格的色彩參考,配合母親節的到來,學生依據母親(或代表母親身分的長者)喜歡或適合的色彩風格,搭配前面兩個體驗的發現原則,套用在最後物件的構成上,將物件組成符合的畫面,將完成的作品送給母親,以此印証構成在生活上的美感呈現。
美感預期成果
藉由物件不斷的調整、嘗試擺放出最適合的位置,藉以產生美感的構成體驗活動中,來發現美的構成方法,而不是憑直覺來隨意擺放完成畫面。
教師課後省思
「再造一個我」構成的練習讓學生「嘗試去改變位置」為這次主要的課程設計方向,去調整五官位置的擺放開始,能強烈引起學生的興趣。因為時間不足的關係,下次還可以先帶入黃金比例的五官位置概念,有了概念再試著把自己的五官依照黃金比例擺放,比較是否會更好看?而不是讓學生用「感覺」去擺放再跟原本的臉做比較。大部分學生還是喜歡原本的臉,理由是看習慣了。
課程規劃
-
01再造一個我(一)
將自己的五官描繪在投影片上,拆解後再重新組合,嘗試排出三種組合。
-
02再造一個我(二)
討論出上週的發現並上台分享,老師再分享妖怪的五官或整體比例做對照,更明確的調整合宜比例構成的原則。
-
03版面物件的構成練習(一)
分組練習,決定主題後依據主題嘗試擺放出主題的風格。
-
04版面物件的構成練習(二)
各組討論出發現的構成風格原則後,上台分享。
-
05心目中的媽媽(一)
決定主題風格後,搭配由老師提供的建議色彩風格,將物件完成構成。
-
06心目中的媽媽(二)
完成作品後上台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