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從結合到重構

核心概念
  • 理解從構造之美的規律性到結構之美的穩定性。
  • 應用美感素養,運用折紙技藝從單位構造到整體結構組合成品。
美感知能
  • 以紙張分割與摺紙,製作立體折紙手藝的三角插單位。
  • 分辨正向角度嵌合、以反向角度嵌合、直接嵌合、跳位嵌合之不同結合方式。

課程概述

本單元承上學期美感構造單元進程,進而於本單元中由摺紙組件的三角紙插中,循序由小部件組構出大的形體或型態,透過不同的方向與構造方式,能結合成各異其趣的模型,透過實作領會順向構造接合會產生延展平鋪的結構,而逆向構造接合會產生轉折曲度的結構。

透過學生以折紙為單位,並提示以先前引導觀察編繩視覺秩序之美感,呼應對組織構件細心對待的手法,再進一步轉化為能掌控結構成整體造型的概況與評估,不再只是單一構造。本課程預計規劃前半部帶領學生認識傳統手工藝摺紙的技藝手法─「三角插」。透過插梢的模組構造方式,請小組學生將折製的三角小型構件如同積木一般,從底作開始組合研展,嘗試拼湊出不同的型體或功能性的物件,試作在一致數量的三角插情況下,隨正插、反插的插梢構造應用,能打造出多少不同款式並且穩定性高的結構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在基礎構造意義下,加以變化,以順逆向組裝進而產生不同結構模型。
  2. 能架構出整體的功能與美觀,重視細節的落實。
  3. 運用所學摺紙技能,創造生活中穩固美觀兼具的造型 。

教師課後省思

結構屬於三度空間的造型形式,對於從平面過渡到立體的結構手法,對學生而言確實有一定的難度與抽象。因此一開始的圖示與步驟指引必須要放慢時間,核實每一位學生能夠將摺好的單位三角摺交互嵌合成立體的球體或環形結構。在此立體結構穩固的基礎下,才能將衍伸製作出來部件相互嵌合穩定。而不會讓學生因組裝失誤,需拆掉重做喪失信心,相對完成的成品也更有成就感。

課程規劃
  • 01
    「摺紙構造單位之美」

    使用美感電子書,生活物品實例,從構造到結構的美感學習面向,引電子書實例比較兩者之異同。接續點出本單元題旨,以折紙技藝,從紙插單位,到造型成體。

  • 02
    「三角插摺紙-正反插與組裝」

    個人準備16片長方型紙片,折製成紙插以後,分別試驗以正的角度嵌合、以反的角度嵌合、直接嵌合、跳位嵌合之不同結合方式。

  • 03
    「三角插摺紙-結構比較」

    個人完成的習作造型,互相觀摩比較,歸納結論出 在數量一致紙插分別以不同方式嵌合,所造型而成的結構多樣性。

  • 04
    「發想,解構重新」

    從個人到合組,提示小組任務重新結構出數量更多的紙插單位、提示複習三角紙插之正反特性、透過實作領會順向構造接合產生延展平鋪的結構,而逆向構造接合會產生轉折曲度。

  • 05
    「再創,合組造型」

    從個人到合組,分派任務,合作折紙、嵌合構件,透過小組團體草圖,從紙插單位結構成部位零件,合作打造穩定性更高的模型。

  • 06
    「成品展現」

    同學間彼此觀摩造型成品,發表從草圖到成品的趨近一致性或過程修改次數、試驗作品結構之穩定與牢固,回饋與表揚優秀組別作品。

鄭怡婷
國立恆春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教師

任教於國立恆春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