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御守是日本人的護身符,到日本旅遊時,都會買一個當紀念品紀念,道教傳統的平安符是紅色或黃色的塑膠,象徵消災解厄,但材質不舒服,外型也稱不上美觀,因此多數人會不想外露,因此希望透過孩子的想像,設計代表台東特色的「美麗的祝福」。
本課程讓孩子從幾個層面思考平安符,一、從觀察與發現傳統塑膠平安符的問題,二、探索與思考代表家鄉的區域色彩與文化的主題,分析出色彩與圖像,三、應用台東意象圖裡的色彩與圖像做搭配設計,設計與製作具代表性的台東特色平安福。
美感預期成果
- 能感受不同的材質做成的平安符的質感與觸感。
- 能應用不同材質、製作技法的構成平安符的物件。
- 透過各民族的色彩應用 , 認識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故事。
- 色彩及質感能提升物件的美感與想像。
- 了解平安符真正的意涵與價值,可以明白賦予自己信心與能量的是自己。
- 可以透過設計的力量改變生活物件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 原課程規劃是以手繪設計圖方式,繪出象徵台東的簡化圖像及分析尋找代表台東色彩兩階段,但518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觀察學生手繪圖像能力有限,無法實體指導,因此修改課程,以PowerPoint簡報方式,設計平安符色彩與圖案的學習單 ,版面設計效果更佳,因此建議教師也可參考電腦繪圖方式。但仍提供手繪版的學習單(如圖一、圖二),如電腦不便,仍可以手繪方式進行。
- 綬帶結難度較高,可以將影片雲端寄送方式,先寄送給學生回家自學,跟著影片的步驟練習,當天可以更順利教學,能力較弱仍未完成結繩的學生,也可回家再做一次,完成後帶來。
- 本課程設計,可搭配8年級課本中的『版畫』及『感受生活玩設計』,一起整合成完整符合課綱的素養課程。
- 用壓克力顏料布面較容易硬化質感較差,提供建議加入壓克力稀釋劑(Thinner),具有“溶解稀釋”的功能,除此之外,它還會增加顏料的“延展性”、“附著力”及“消泡”等功能。
課程規劃
-
01第一堂
1.學生觀察、觸碰、感受、思考、發現問題 2.傳統護身符色彩、型式的觀察與發現問題
-
02第二堂
1.欣賞世界護身符美感 2.認識世界各地的護身符與傳說 3.欣賞色彩配色與觸摸發現質感
-
03第三堂
1.認識與發現自己的民族文化代表色彩(如:阿美族、布農族等) 2.思考色彩意象與色彩心理學 3.思考個人的配色與材質應用
-
04第四堂
1.版型的設計(拆解現有的版型) 2.構造方法的發現 3.依照材質分組規畫設計材料與方法 4.以不織布毛巾先試做版型(打版)
-
05第五堂
1.材料與草圖規畫 2.分組材料細項準備工作(材料單)
-
06第六堂
1.打版、裁剪材料尺寸 2.縫製平安符開始
-
07第七堂
1.進行縫製平安符過程
-
08第八堂
1.進行繩結編製(講義及影片協助自學) 2.縫製護身符吊繩編製(講義及影片協助自學) 3.製作過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