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107-2「組構—我的手機座」的修訂版,保留原課程設計,採分組方式進行,討論「物件與物件的結合有哪些方式」,並提出「不利用其他材料,如何讓物件與物件結合」,藉此導入課程主要概念「榫卯結構」的定義、優點與用途。「利用風扣板、竹籤與麻繩等材質,製作手機座」以此作為設計的主題,讓手機座的設計達到:承載「手機重量」、方便「閱讀與使用」、「收納與運輸」三項評量規準。修正部分主要是針對之前學生表現較弱的「收納與運輸」部分,增加補充說明,並給予更多的思考引導。此外更增加學生彼此互相拍攝組裝手機座的影片,期許本次學生作品能在此部分有傑出的表現。
美感預期成果
- 認識「構造」的美感因子。
- 運用「構造」美感因子,嘗試設計思考的方法,提出具美感的設計方案。
- 利用風扣板做「榫卯」的接合,再輔以「麻繩」等線材增加物體接合型態與造型的變化性,以設計製作個人的手機座。
- 能運用多元的構造方式,以設計思考解決問題,將「構造」構面落實於生活美感之中。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習內容與進度調整:本次實驗課程在修正「挑戰一」由厚紙板改為風扣板製作草模後,如預期的縮短材料特性摸索時間,進而在製作時間上可以再壓縮,增加設計圖繪製的時間,幫助學生更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 分組方式調整:在分組方式由原先3~4人改為2~3人,除解決小組桌面太大,坐於對面同學距離太遠不便討論的窘境外,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部份,前2週主要由小組共同挑戰草模製作、資料蒐尋與拍照上傳等資訊設備運用,之後漸漸聚焦個人設計創作,藉由之前小組合作學習為鷹架,以作為個人後續創作的根基〪
- 增加作品影片拍攝:本次活動中增加學生作品影片拍攝,讓師生們更容易看到創作者的作品巧思。此外學生也幫助教師成績評量時更客觀的參考。
課程規劃
-
01一加一等於一
讓學生打破之前以黏貼為主的接合方式,拓展不同的構造型態〪
-
02設計階段
能以之前的小組作品經驗,重新設計一個個人的手機座。
-
03製作階段
教師介紹「如何在方格紙中繪製等比例的構件圖面」、「如何將方格紙的構件圖面轉繪於風扣板上」。
-
04組構與修正
依據草模討論「力的處理狀況」,以及分享製作時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以此檢視自己作品的缺失並提出修正。
-
05回饋與反思
藉由賞析作品、回顧照片紀錄、書寫回饋單,讓師生檢視本次課程對於個人和小組的改變與影響,以做為未來發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