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玩美色計

核心概念
  • 能建立和諧配色之概念
  • 能運用色彩知能進行校園空間改造
美感技術
  • 能正確操作色彩分析 APP 軟體,並進行校園色彩配色分析
  • 能運用 planner 5D 軟體進行空間色彩設計

課程概說

引領學生觀察、發現與感知校園色彩,過程中拍下令自己有感覺的畫面,並運用 Adobe Capture APP 進行色彩分析,藉以瞭解配色分佈與合宜配色知能。接著請同學收集與分享生活中空間配色案例,透過提問設計,引導學生說出美感因素,深化其配色概念。最後的任務是校園空間色彩改造計畫,讓學生模擬校園空間進行配色試驗,過程中加以評量,觀察其是否具備基礎的色彩計畫知能與美感素養。(過去同學透過水彩調色練習的過程建立配色知能,因時間有限,同學可能因水彩技能不足而無法有效發揮,故本次將配色練習調整為能適切選擇色紙進行合宜配色。課程聚焦於校園空間色彩觀察與感受→運用網路工具進行色彩分析→色彩知能、概念建立→加入對學習空間的想像與期待→空間、物件配色實作→發表。)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說出校園空間色彩的美感感受。
  2. 能順利操作 APP 進行色彩分析。
  3. 能從生活空間中找出合宜配色案例,並分析其配色原理。
  4. 能將空間進行合宜色彩配色,並說出其美感因素。

教師課後省思

因為課堂節數設定為六節課,學生理解需花時間試驗與消化,所以教學時數稍有不足,授完課後,色彩試驗與練習階段僅能以回家作業執行,教學成效不如預期。未來如果繼續執行,會分兩階段進行,初階建立色彩知能美感概念,進階則是設計教室空間色彩計畫專題,透過應用實踐,深化學生的學習。

課程規劃
  • 01
    採集校園色彩

    1.遊覽校園。 2.運用 APP 將拍攝畫面進行色彩分析,並討論配色與美感的關係。

  • 02
    配色面面觀

    分析色彩主色調與輔助色調的比例關係,對比色或類似色的色彩搭配。

  • 03
    分析空間色彩計畫

    學生分組收集資料、分析與發表。

  • 04
    能完成調和色、對比色練習

    運用多彩色紙進行配色練習 學生瞭解合宜配色概念,進行選色配色練習。

  • 05
    校園空間色彩計畫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對教室的想像與期待,並運用物件與整體色彩配色營造適切的學習空間。

鄭生祥
苗栗縣立通霄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苗栗縣立通霄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