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紅磚是許多建築物中重要的材料,如同積木一般,製作成相同規格的組件,透過不同的堆疊與結合,使建築產生兼具結構與美感的多元樣貌。此課程希望透過堆疊小紅磚的美感練習,探討結構中延伸、跨距、支撐、頂罩等概念,思考何種結構的安排,組件間的結合能達到最大的強度效能。應用方面,進一步設計小紅磚燈罩,將美感與結構合宜搭配,讓結構之美呈現於生活中。
美感預期成果
- 了解結構的意義。
- 透過美感練習理解結構的重要性。
- 嘗試結構的多種可能性。
- 學習設計兼具結構與美感的物件。
- 以小紅磚、白水泥為材料,製作紅磚小燈罩。
教師課後省思
(一) 小紅磚黏著不易,教學前測試了白水泥、熱熔膠、白膠等不同的黏著材料,發現白水泥易乾,學生不易操作;熱熔膠形成厚度,造成小紅磚不整齊並且接連有空隙;白膠能慢慢操作調整,雖然黏著力不足, 但做為學生練習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材料,所以選擇白膠為小紅磚筆架製作的黏著劑。
(二) 此次小紅磚材料,學生在操作上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原訂每個活動操作15分鐘時間會不足,多數班級都會超過預定時間,所以如果有機會再進行此課程,時間的安排需再調整與思考。
-
01延伸 1.了解結構的意義。 2. 嘗試做出靜力平衡的結構。
1. 教師以生活物件圖片說明結構的意義。 2. 結構練習競賽活動:每位同學發給50塊小紅磚,從臺座延伸的長度越 長越好,並且不能垮。 3. 測量臺座長度後,選出成績最好的三名,大家思 考與討論如何達到作品的穩定結構。 4. 欣賞懸崖建築,了解結構中的靜力平衡概念。
-
02跨距 練習垮距結構。
1. 結構練習競賽活動:每位同學發給50塊小紅磚,以小紅磚做出一座橋,橋的跨距越長越好,並且不能垮掉。2. 測量跨距長度後,選出成績最好的三名,就作品討論其結構特性。
-
03支撐 理解與練習支撐結構
1. 結構練習競賽活動:每位同學發給50塊小紅磚,堆疊任何形式如牆或 柱等,堆疊高度越高越好。 2. 計算牆或柱等結構之高度後,選出成績最好的三名,就作品討論其結構特性。 3. 結構高度超過10層者,其結構與穩定度足以支撐 一鋁箔包飲料者獲勝。 4. 就獲勝者作品討論其結構特性與美感。
-
04頂罩 理解與練習頂罩的概念。
1. 結構練習競賽活動:每位同學發給50塊小紅磚,堆疊出一個頂的造型 ,放上小公仔後不會垮掉。 2. 測試後,選出成績最好的三名,就作品討論其結構特性。
-
05設計應用 1. 欣賞磚牆之美。 2. 製作結構紅磚小燈罩。
1. 以圖片介紹各種磚牆堆疊的方式與美感。 2. 以白水泥與小紅磚為材料,設計一個頂罩應用、有孔隙,可讓光照射出的小燈罩。 3. 思考前幾節課概念,思考設計具結構與美感的燈 罩,並畫出草圖 4. 依設計圖開始堆疊黏著小紅磚。
-
06設計應用 1. 結構紅磚小燈罩製作完成。 2. 作品思考與討論。
1. 完成與分享製作完成紅磚小燈罩。 2. 放入燈後,欣賞作品呈現出的結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