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美質構招

核心概念
  • 不同視角及直橫排的視覺特性。
  • 群組文字的配置合宜構成美感。
  • 構成質感之美與環境之合宜性。
美感知能
  • 觀察比對單一文字與組字之間的美感特性。
  • 觀察招牌所在之環境及建物的特性和表面材質對於招牌形式之影響。
  • 觀察思索群組物件的垂直與水平元素構成之平衡性。

課程概說

承接上學期由將單一文字製作成招牌的體驗, 進而擴展至組字的構成,思考設計標的、建築本體立面或橫面、環境之間的材質與構成形式,以合宜性的方向提出改造社區招牌的創意與構思。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學年課程體驗比對,理解單一與複合文字的構成美感特性。
  2. 透過課程的操作,理解方向性與構成之美的關聯性。
  3. 透過觀察省思設計標的所在之環境,從質感及構成面向之合宜性進行招牌(告示牌)的美感設計。

教師課後省思

回顧去年學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停課,讓最後整個成果在製作過程中面對時間壓力以及無法及時回應的種種困難與狀況。於是,在新的一年中提早準備因應,雖然後來因為停課沒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深入與學生討論,嘗試字組多種排列的可能性,但是就已完成的課堂內容已可讓學生能夠順利操作,完成最後的字組模型,雖然學生在質感的呈現上不盡理想,可是在欠缺更多實體課程可以指導的機會下,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成果,也算是令人欣慰的事,比對去年的手忙腳亂,今年確實有更加順暢的感覺,只是期盼在新的一年當中,能夠有機會帶給學生更完整的體驗,讓這些課堂經驗能夠深植學生腦海當中,為了未來能夠面對自身所在的環境動腦思索並動手改造的目標打下更深厚的基礎。

課程規劃
  • 01
    觀察單一與群組文字組合特性

    1.引導小組運用「質構字招」單一文字製作招牌的體驗,觀察前視、側視、俯視不同面向形成的視覺構成情況。 2.運用學習單進行小組討論,以既有的文字發展成組字,比較探索單一文字及一組文字構成差異,並進行發表。

  • 02
    擇用適切的字體對應建物、環境及招牌形式

    1.進行踏查從社區建物的招牌擇定文字並分析其形式及固定方式 2.分組從招牌與建物之特性進行擇用字體之討論 3.小組分享討論結果,分析擇用字體對應招牌形式、建物材質及環境特性的適切性

  • 03
    進行單向美感實作體驗

    1.根據小組討論則用之字體,進行直式及橫式構成之設計 2.利用珍珠板切割製作出單向之組字

  • 04
    分析比對招牌文字直排及橫排構成形式之美感

    1.分別採取直排或橫排模式,限定厚度符合招牌廣 告及樹立廣告管理辦法之比例(〈6cm),並運用學習單引導設計前視圖 2.各組發表設計之直排與橫排前視圖 3.引導各組從前視圖延伸描繪側視圖及上視圖。

  • 05
    設計適合建物特性的招牌(告示牌)

    1.觀察建物特性,擇取適合的招牌字體與文字排列方式。 2.小組討論組字所搭配之招牌底板材質(利用建物之材質或另選材質)3.製作組字招牌模型之設計圖

  • 06
    以構成及質感美感與合宜性調整設計並製作模型

    1.各組從字體構成對應建物及招牌特性之角度討論並調整設計, 以符合構成及質感美感。 2.各組將設計稿製作寬度至少3cm;長度則依各組需求而定, 符合美感之招牌(告示牌)模型。 3.各組進行發表觀摩討論。

陳畊耣
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