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綠色生活-減塑外帶包裝設計

核心概念
  • 了解綠色包裝設計與環境保護概念。
  • 發現力與結構的關係。
  • 學會將平面紙張轉換成立體幾何結構造型。
  • 可運用設計思考流程進行外帶盒結構包裝設計。
  • 能創作出實用且具結構美感的作品。
  • 能對作品進行滾動式調整與修正。

課程概說

因疫情關係,許多人減少在外用餐,以致餐飲外帶、外送服務更盛,使用了大量的免洗餐具,造成更多垃圾環境問題。藉由這次課程帶入綠色包裝與環保概念,以垃圾減量為訴求,從生活中的外帶包裝設計進行研究課題,發想如何讓整套餐點,可以一「紙」搞定提著走,優雅地享受外帶。學生透過任務挑戰,學習運用結構的堆疊與承重概念,不斷的測試及補強外帶餐盒的設計,將紙張的承重可能性發揮到最大,並呈現簡約立體結構造型之美。從中思考如何減少過度包裝,且兼具美觀、環保的設計,以更永續的思維來解決一次性包裝的問題。

美感預期成果

藉由外帶餐盒之設計,傳遞給學生綠色環保之理念。課程中引導學生透過設計思考流程發想作品,考量材質特性與兼具功能性的結構包裝設計,並激發學生對環境保護之重視。

教師課後省思

  1. 一開始使用高磅數的全白紙張給學生繪製,發現繪圖需花費很多時間,後來才改用有格子的完稿紙,立刻提高繪圖效率。
  2. 餐盒設計使用 250 磅的完稿紙,感覺紙張還是太過輕薄,下次可以選擇磅數更高的紙提高餐盒的穩固性。
  3. 「美食外送經濟正夯,廢棄物倍速成長」影片,運用關鍵字紀錄、魚骨圖分析,感覺可以調整更為精簡有效率的方法,節省課堂操作時間。
課程規劃
  • 01
    生活觀察與環境議題思考

    1.「美食外送經濟正夯,廢棄物倍速成長」議題討論。 2.透過觀察市面上的外帶餐盒,理解結構的用途與目的。 3.拆解餐盒進行結構分析與歸納。

  • 02
    結構任務挑戰:發現結構堆疊與承重的概念

    使用冰棒棍、木製衣夾、長尾夾進行結構任務挑戰。 1.建造一個可以承受最大重量的結構。 2.建造最高的結構。 3.用最少的物件建造承受最大重量、最高的結構。

  • 03
    平面單位型轉換成立體空間結構

    利用一張紙張製作出立體空間結構,指定各組製作出不同基本幾何造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六角形等。

  • 04
    外帶餐盒發想設計

    各組依餐盒內容物為發想,設計出可以盛裝、承重、提起的外帶餐盒。以最減量、簡約而符合環保訴求的包裝為出發點。

  • 05
    重量測試&修正設計

    對於外帶餐盒結構造型的設計與測試,針對結構較弱處進行補強。思考如何讓餐盒更加穩定且耐用美觀。

  • 06
    作品發表與回饋

    設計概念分享與發表,各組給回饋與建議。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