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桃花心木下,構美

核心概念
  • 體察物件擺設與人的感受相關
  • 發現並感受構成的美與風格之間的關係
美感知能
  • 能感知構成美感的要素
  • 視覺平衡的構成
  • 風格樣式與主題性

課程概述

1.將平面構成的課程比重調小,以物體空間擺置的立體構成為主。
2.將所有單堂課的構成學習,以野餐的活動方式進行學習檢視。

美感預期成果

  1. 經過練習,能感知構成美感的要素,並能應用於野餐主題課程。
  2. 能運用構成解決問題,體察物件擺設與人的感受相關。
  3. 發現並感受構成的美與風格之間的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1. 此次課程搭配學校桃花心木落葉季,進行課程時間的調整,讓學生以學校場域當學習場地,學生很喜歡這次課程,也更能夠體會校園中的自然之美,是一堂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
  2. 此教案在構成中導入風格,讓學生挑選適切性的食物與杯盤,乃至於擺置的小物件,但過程中不能夠忽略掉構成的教學,此次以美的形式原理讓學生以思考的標準,是一場細緻的課堂設計,未來在美的形式原理中,可於前半段進行操作課程時,再修正到讓學生能夠習得幾項重要原理,於餐具與茶點擺設時教會用到,如:均衡、漸層、對稱、協調。
  3. 美感教育的構成構面,可以運用與教學的面向非常多元,但不可在一個單元中融入太多學術或理論內容,而是藉由生活物件的學習,進行構面中重點知識傳遞,也就是由探索中習的原理原則,以期待學生未來在生活上可以進行學習遷移,讓生活過得更有美感。
課程規劃
  • 01
    構成是什麼?

    除了點構成,後半段課程加入立體空間構成。

  • 02
    視覺美感構成

    構成引導方式加入美的形式原理。

  • 03
    擺飾大挑戰

    運用食物擺飾,教師給予構成主題進行擺飾挑戰。

  • 04
    桃花心木下的野餐。構成練習(一)

    重點以風格為主挑選野餐籃、餐墊、布。

  • 05
    桃花心木下的野餐。構成練習(二)

    調整為以風格為主的構成擺飾,融入美的形式原理。

  • 06
    桃花心木下的野餐

    增加野餐餐墊物品排列構成互評,以理解構成重點。

張銘修
嘉義市立玉山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嘉義市立玉山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