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質.植得美感

核心概念
  •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材質特性
  • 學會思考不同材質搭配呈現創意
美感知能
  • 利用剪貼方式排列質感
  • 利用加法及減法創意出具有美感物件

課程概說

質感在生活上是很容易接觸的項目,為了培養對於物品用觸感分辨(紋路、肌理)的質地,使學生更強的觸覺敏感度,而不僅用名稱辨別物品。在第一堂課讓學生進行質感受,運用摸或看感受物品質感進行分類。第二堂課加入讓學生進行許多材質分類節特性說明及操作組合,第三、四堂課開始操作花器製作(製作前須思考是否在内部先製作質感紋路),第五堂課 進行多肉組盆搭配(許多不同品種多肉植物·進行與花盆配合),第六堂課進行發表及分享。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描述質感所帶來的感受。
  2. 對材質美感有初步的了解及分類。
  3. 了解每個質感美的呈現。
  • 美感技術
  1. 利用剪貼方式排列質感。
  2. 利用加法及減法創意出具有美感物件。
  • 美感概念
  1.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材質特性。
  2. 學會思考不同材質搭配呈現創意。
  • 其他美感目標

本校對於美化環境重視,故本次最後呈現質感是以花盆設計為主,再以本校小田園志工搭配,布置於本校閒置角落增添校園美感。

 

課程規劃
  • 01
    了解校園各種質感體驗感受及分類

    1.先進行就圖片上所看到請學生就視覺上填出感覺。 2.請學生校園地圖進行視覺感受。 3.思考就視覺與觸覺的差異。

  • 02
    各項質感優缺點及組合

    1.就家中材質進行觸覺感受以及特性觀察及分類。 2.同屬性物品有不同材質呈現就有不同感受。

  • 03
    花器製作1(加入質感)

    1.請學生就廢物利用模具、回收瓶或盒做出花盆做出基本型2個。 2.減法-(在做盆時就須將材質加入)。 3.灌入水泥。 4.等待完成時間進行脫模。

  • 04
    花器製作2(加入質感)

    1. 將兩個水泥脫盆後續處理。 2.加法-(增加異材質)。 3.修飾想呈現樣貌。

  • 05
    組盆搭配

    1.透過自己所製作盆器思考搭配多肉植物樣式。 2.進行植物了解製作說明牌。

  • 06
    發表

    將作品完成後進行個人發表。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