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發現-色彩漫遊中正」透過生活周遭環境的美感「發現」,引導學生從無感到有感,在校園中探索取材、取色,並有邏輯脈絡的創作作品,跳出教科書與經典範本,師生一起走出教室、觀看世界取材。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先從台灣色 pantone 色票讓同學聯想生活中的各種文化色彩。(地瓜球、發糕等等)
- 從藝術作品中發現色彩比例美感,製造自己的美感色彩比例。
- color hunting:尋找校園顏色,查找色票書籍,使用手機製作中正數位色票。
- 美感技術
- 分析台灣美術史中藝術作品的色彩(例如:郭雪湖《南街殷賑》、色彩魔術師廖繼春……等等)
- 使用線上工具 adobe color 應用配色法則進行配色認識,並應用於日常用品。
- 使用線上工具 canva 做出 T-Shirt 設計的模擬。
- 美感概念
- 認識色彩學、配色原理、類比、單色、三元群、補色等等。
- 色票書籍在過去及當今的使用、重要性。
- 認識文化色彩、色彩帶來的情緒、感受及應用。
- 其他美感目標
- 戶外教育:觀察並覺知環境,提高對環境的敏感性,自發愛校園環境。
- SEL 情緒教育
- NPDL 深度學習
- 雙語教學
教師課後省思
- 英文指導語的簡潔與精確
- 鷹架的足夠,每一步都要帶領學生成功完成課堂要求
- 給予適度的限制:有限制的創意
- 教師備課的充足時間
課程規劃
-
01引導-色彩就在我們身邊
台灣色pantone色票讓同學聯想生活中的各種文化色彩。(地瓜球、發糕等等) 發現同一個色相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色調。 認識維也納色彩命名法。
-
02發現-色彩漫遊中正
校園散步:使用手機製作中正數位色票。
-
03美感的調色盤
學習不同配色方法,對台灣藝術作品進行鑑賞及配色分析。
-
04變奏的調色盤-找到適合配色比例
學生從影片中提到的60-30-10的配色比例原則中調配出適合自己設計的配色比例。
-
05製作衣服設計圖檔
依照配色比例、canva內建圖庫來製作衣服上印製的圖樣。
-
06「設計原型」誕生
在canva中將作品轉為「設計原型」,並敘述設計理念。
吳采穎